原始人类“北京人”活动时期,为何被称作是中华文明的曙光时期?(2)

2022-01-08 09:19     互联网

在北京人遗址中,除了人类化石,还发现了大量的其他重要物件。其中,石器约有10万余件,动物化石更是数不胜数,据粗略估计,大约有100多种动物化石,除此之外,还有火种的使用痕迹——大量灰烬的残留。

这些考古发现,为我们研究北京人的体格形态及劳动、生活的情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中国关于原始人类的研究在此前一直停滞不前,在距今约有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到现代之间,存在大量的空白期。“北京人”的发现,很好的填补了这段历史空白,让我国在原始人类方面的研究突飞猛进。

二、北京人的形象特征

史学家发现,在同一地域挖掘出土的“山顶洞人”,大约要比“北京人”晚上大约50万年,所以北京人,是除了云南元谋人之外,原始人类研究的重要史料。根据北京人的化石复原的北京人头部复原像,我们不难发现,北京人还是保留着非常多的猿类体质。

北京人头部额骨低平、眉骨较粗较壮、吻部前伸,面部的猿类特征十分明显,也有许多猿类体质的特征体现。但是 和面部不同,“北京人”的四肢,尤其是他们的上肢骨,已经与现在人非常接近。非要比拟的话,可以想象成在人的身体上长了一个猿类的脑袋,但是这种比喻并不完全准确,毕竟猿类特征在北京人脸上以后进化,而肢体也未完全达到现在人的体态。北京人体质进化上的这些特征,印证了著名思想学家,社会主义奠基人恩格斯有关于劳动在从猿进化为人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的论断。

北京人头部复原图

由于是爬行,所以与我们不同,猿类的后肢需要借助前肢的力量才能行走,因此猿类的大腿骨和上臂骨的长度基本相同。而北京人的上臂骨则明显短于大腿骨,和现代人已经非常的相似了,表明北京人已经能够自主地独立行走。

猿类在向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由于需要劳动的辅助,所以上肢也就是首先获得了发展,由此引起了四肢的分化,最终完成了由爬行到直立行走的进化。

三、原始人类以什么为生,又有哪些生活技能

在了解原始人类——北京人的形象特征之后,大家最好奇的应该就是北京人生活在那样一个原始的时代,他们如何生存,又如何保证自己的生存条件,以及在进化过程中学会了哪些可以赖以生存的技能呢?

上文我们有提到,劳动,是人类进化的阶梯,同样的,北京人从类人猿到人类的进化过程中,肯定也少不了劳动,但当时并没有我们所熟悉的畜牧业和初始种植业,他们又如何劳动呢?接下来我们就一探究竟吧。

 

  • 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所有的劳动中,制作和使用工具都是最基础也是最先进的。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是这个道理,北京人也一样。

频道热点
更多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