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银河系是“吃”出来的?科学研究给出答案(2)

2021-11-19 05:59  互联网

发现过程

盖亚于2013年在欧洲发射,用以测量银河系中数十亿颗恒星的精确位置和相对运动。从盖亚发回来的迄今为止22个月的观测数据,研究人员建立了模型来描述700万颗恒星在银河系附近徘徊时的3D运动。

在这些恒星的移动轨迹中,研究人员发现了异常移动的轨迹,有30000颗恒星的运动方向与银河系其他恒星相反并且其轨迹拉长。这有两种解释:一是银河系行星内部扰动。二是与其他星系相撞,这30000颗恒星为幸存者

研究人员根据盖亚传回的数据对恒星化学成分等信息进行分析,因为星系形成具有自己化学成分的恒星(就像独特的化学指纹一样)与我们银河系中的其他恒星相比,恒星收集的化学成分不同。这就表明这些恒星不属于银河系。

经过分析后证实了这个惊人的事实:大约在100亿年前,一个小星系与原星系脱轨,移动到银河系附近时银河系吃了它。(该研究在2018年10月31日发表于《自然》(Nature)上)

此外,研究小组还发现了13个球状星团(被银河系“消化”的部分),它们表现出相同的运动轨迹,这表明被吞噬并被消化的星系是巨大的,并且可能与麦哲伦星云中的一个星云一样大小(银河系的两个伴星系)。

被”消化“的那13个球状星团也因此被称为盖亚-土卫二

大致上我们的银河系成长史可以归结为一个大鱼吃小鱼的过程,只不过这个小鱼都有麦哲伦星云那么大,人类真是渺小。

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