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森林?100万日本人悄悄失踪(4)

2022-12-26 08:19     ZAKER湖北

26岁的浙江医生陈德灵连续通宵加班猝死……

我说这些,不是要批判受害者,而是我们都应该问问自己:

好好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但如果我们要为此付出健康甚至生命,那我们工作的意义是什么?赚钱又是为了什么呢?

社会进步≠幸福

个体富有≠幸福

在《十三游》里,很多人把日本高自杀率,视为泡沫经济破灭的产物。

有一定道理。

但在我看来,它只能是一种宏观分析,而不能用作具体的生活法则。

因为一旦我们把痛苦都归罪于外界,我们将永远也无法获得幸福。

我推荐过一本书,《当下的力量》。

作者埃克哈特·托利认为,人类受苦的根源来自于我们大脑的思维。

思维其实也不是问题,问题出在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维,反倒成为思维的奴隶,成为自己"强迫性思维"的受害者。

我们都知道著名的ABC理论:

A是引发你情绪的事件;

B是你的信念或你对事情的诠释;

C就是结果,即你的负面情绪。

通常,当人们不喜欢C的时候,都会去找A的碴儿,尤其是与创造A有关的人。

所以我们每天疲于奔命,一直在处理、阻止、缓和、沟通、协调A以及与A相关的人、事、物。

可是我们不知道,B是你唯一可以完全掌控和改变的因素,而且引发C的不是A,而是B。

《十三游》里有一个人物我觉得很有意思,他就是东京莲宝寺的住持小川。

小川经历过朋友自杀。

许知远问他:"您畏惧死亡吗?"

小川的回答是:

"随着年龄的增长,并不畏惧了。我们能够生而为人,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获得了作为人的生命,怀着这样的想法,我们应该珍视生命。"

在办葬礼的时候,他都会跟死者说"我们再会"。

相信在很多人眼里,死亡是一件很不幸的事。如果我们的亲友去世,我们会因此恐慌和悲痛。

可在小川眼里,死亡却并不恐怖,因为自己总有一天也会和逝去的人再会,这是"早登极乐"。

同样一件事,几家欢乐几家愁。

为什么?

就是因为每个人对事情的诠释角度不同。

小川发现:

现在很多人年轻时都很拼命,为了让父母开心,付出了许多,当了一个好孩子,到了三四十岁,才突然发现自己没有幸福。

因为他们总是通过别人的评价,来确定自己的价值,一心追求过上别人认为的美好生活。

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对自己充满了苛责。

埃克哈特·托利说,我们的大脑,会创造出一个虚假的自我——小我,来让自己有"真实感"。

而正因为小我是如此的不真实,所以它不停地在外在的世界寻求认同,来壮大声势。

可惜我们越听从小我,就越感到空虚和孤立。

挥之不去的远离感也油然而生,因为我们远离、失落了真实的自己。

"适可而止"地活

比起痛苦本身,想要快速消除痛苦的执念,反而让我们更为受苦。

小川说,"人啊,要学会原谅自己。‘适可而止’地活下去就好。"

对自己有要求是好事,它可以督促我们进步。

但比起"做更好的自己",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更好地做自己"。

我们永远不可能讨好所有人,也不可能一个人完成三人份的工作,一晚上做完一礼拜的事情。

频道热点
更多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