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覆灭,为何常常是妇人背锅,谈谈古代的“女祸论”(3)

2024-01-08 12:22     风雪赫连城

朝代覆灭,为何常常是妇人背锅,谈谈古代的“女祸论”

“女祸论”背景下诞生的《烈女传》

唐朝将“女祸论”推向新的高潮

自两汉以后,“女祸论”一度沉寂。这是因为此后的中国,要么处于分裂状态,要么统治时间较为短暂。在分裂状态下,比如三国时期,统治者们都能励精图治,把谋求天下作为首要目标,因此不贪恋于美色。而在统一状态下,比如隋朝,王朝还未稳固就遭受了亡国的命运,而他们亡国的原因也较为清晰,大都和内部分裂有关,自然很难将脏水泼到女性身上。

李渊建立唐朝后,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稳定时期。自唐高祖开始,经过几代皇帝的努力,到唐玄宗时,国力达到了顶峰。在海宴河清、国泰民安的背景下,唐玄宗开始懒政,将大小国事都交给宰相李林甫处理,自己则只顾着与贵妃杨玉环寻欢作乐。天宝十四年,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盛唐从此走向衰落。

唐朝被认为是古代中国国力的顶峰,当时在文化、军事、经济等领域无不处于世界的顶峰。如此强盛的朝代,在经过“安史之乱”后却走向了衰败,这是很多人所不能接受的。因此有些人就去分析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败的原因,曾挽救唐朝于危局的宰相陆贽认为是因为杨玉环祸乱国家,才给了胡人起兵作乱的机会。

陆贽的观点影响了一大批文人,加上唐朝本就是一个包容、开放的朝代,因此在社会中掀起了新一轮声讨“女祸”的热潮。唐朝是一个诗文昌盛的朝代,许多文人通过诗句来抒发“女祸论”的观点。比如著名的《长恨歌》中写道:“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这还属于比较委婉的表达方式。白居易的另外一首诗《古冢狐》则直接将美色妖魔化:“女为狐媚害即深,日长月增溺人心”,还提醒君主“何况褒妲之色善蛊惑,能丧人家覆人国。君看为害浅深间,岂将假色同真色。”

唐朝时期,也不乏一些清醒人士,他们认为君主才是亡国的第一负责人。比如唐末诗人陆龟蒙在《吴宫怀古》中写道:“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也就是说吴王种种倒行逆施的行为足以亡国,至于西施的美色也未必胜过所有后妃。陆龟蒙借诗句驳斥了“女祸论”的观点,但可惜在父权制的社会背景下,很难得到人们的认可。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