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曾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孝庄彻底领悟这个道理,因为她清楚地知道,只要儿子以后当上皇帝,她就是最大的赢家。果不其然,皇太极驾崩后,孝庄迅速出手,帮助儿子击败其他竞争者,把年仅六岁的福临扶上皇位,即顺治皇帝,单凭这一点,不得不让人钦佩她的智谋。
孝庄做梦也没想到,顺治的治国才能有限,沉迷于儿女情长,自从娶了董鄂妃之后,更没有心思治理朝政。董鄂妃死后,顺治承受不住这种打击,几乎茶不思饭不想,身体每况愈下,始终走不出痛苦的思念,结果年纪轻轻就一命呜呼。孙子玄烨继承皇位,史称"康熙皇帝"。
由于康熙年幼,孝庄亲自教他读书写字,以及如何处理朝政。几位辅政大臣根基较深,康熙的帝位并不太稳定,尤其是鳌拜,自恃功劳卓著,越来越目中无人,甚至都不把皇帝放在眼里,飞扬跋扈无人敢惹。孝庄再次运用她的智慧,拉拢文臣武将,帮康熙稳定局面。
对于康熙来说,祖母孝庄的重要性为人能比,若没有孝庄的帮助,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康熙曾流着泪说:"忆自弱龄,早失估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至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致有今日成立,同极之恩,毕生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