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抵消掉巨大的后坐力,日本设计师给迫击炮在座板下面增加了一个重达370千克的木板,对于需要移动支援的迫击炮来说,这是致命的,因为多余的座板,使得火炮放列重量达到了令人吐血的712千克,这几乎相当于一门三八式野炮的重量,而射程还不到后者的一半!在装备部队后,日本炮兵自然是叫苦不迭。
(九七式迫击炮,过大的重量导致日军非常厌恶这款火炮)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于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屿的地形限制,使得日军无法部署重型火炮,因此日本陆军又打起了大口径迫击炮的注意,但是在九七式这个前车之鉴下,日军放弃了150这一口径。在得到了一些关于德国迫击炮的情报后,日军选定了120毫米作为新的火炮口径,最早结果便是1943年定型的二式120毫米迫击炮。该炮重260千克,最大射程4200米,虽然不及德国的GrW42型,但对于日军自己的火炮来说却是个质的飞跃。
(二式120毫米重迫击炮)
通过了全部测试后,重迫击炮在1944年得以投产,但这时对于日军来说已是江河日下,纵然武器优秀,也无法挽回败局,最终在太平洋地区只有少量日军得到了此型火炮,但在美军拥有绝对制空权的情况下,也只得沦为的飞机的靶子。而到了1945年,此时日军连高射炮都不够了,居然搬出重迫击炮当成高射炮用,还编了一套迫击炮防空手册。从步兵的重要武器沦落到应急高射炮,倒是给日本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画上了一个十分滑稽的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