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美国问题专家刘飞涛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会谈内容主要聚焦近期新增的关税事项,不包括今年2月和3月美国以所谓芬太尼问题为由,对中国输美产品两度加征的共计20%关税。这意味着,中国对自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从125%降至10%,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由145%降至30%,仍处于较高水平。美国单边强征关税的做法,还需要进一步纠正。
多数美国民众对特朗普关税政策不满,华尔街、硅谷接连向特朗普政府施压,国内政治压力逐步显现。一方面,特朗普最新民调支持率大幅下降,或将影响共和党在2026年中期选举的表现。特朗普接受电视专访时表示,将不谋求连任总统,更关注2026年国会中期选举。但当前民众对特朗普执政的不满加剧,共和党丢失国会控制权的可能性加大。根据美国民调整合网站RealClearPolitics(RCP),特朗普第二届任职满百天之际,民众对特朗普施政满意度跌至45.3%,不赞成率达52.4%。
特朗普(资料图)
《法国世界报》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是如何让特朗普屈服的?》的文章。该文章评价称,特朗普政府在关键谈判中做出让步,中美双方达成取消大部分关税的联合声明,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该报还认为中国做对了四件关键的事情。稀土是高科技产业的重要原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智能设备、军事装备等领域。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重稀土的开采和精炼几乎完全由中国完成。面对美国的关税施压,中国宣布实施稀土出口管制,导致国际上的重稀土贸易几乎停滞。
中国的外交也一再重申,决心"奉陪到底"。法国世界报指出,自从北京决定抵抗到底后,依赖美国市场的中国出口商遭受重创,但中国经济也展现出了一定的韧性。中国政府认为,美国的政治体制使其总统更容易受到民众短期愿望的影响。对物价上涨和供应短缺的民怨,将迫使特朗普最终坐到谈判桌前。综合来说,中国面对美国霸权的施压,没有"跪着要饭",这在冷战结束后,美国全球霸权体系建立以来,绝无仅有的国际关系重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