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承认巴勒斯坦国 中方表态

2025-09-23 13:37  头条

近期,国际舞台上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深刻地印证了一句古老的道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这一次,全世界有良知的国家没有放任以色列的肆意妄为。

美国反对无效,三大国同日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

中方代表在联合国掷地有声主持公道,特朗普失算,内塔尼亚胡坐不住了。

美国反对无效

联合国安理会不久前罕见地以全票赞成的结果,通过了一份谴责以色列的声明。

随后,规模更大的联合国大会也以高票通过了旨在批评以色列在加沙行动的《纽约宣言》。

然而,当安理会试图通过一项具有实质约束力的决议,要求以色列立即停火并敦促哈马斯释放人质时,美国却动用了一票否决权,使决议草案未能通过。

美国这里的态度其实已经很清楚:嘴上说说可以,但真要动真格限制我的盟友以色列,那不行。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美国为了护着以色列,连一些基本的规矩都不顾了。

他们竟然想不给巴勒斯坦总统发签证,不让他到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去开会。

这做法在国际上是很罕见的,马上就引起了公愤。

就在9月19号那天,联合国大会进行投票,结果是145个国家赞成,只有5个国家反对,最后决定让巴勒斯坦总统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参加会议。

美国和以色列的反对,在这么多国家的共同意愿面前,一点作用都没起。

在这一关键时刻,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的发言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他直接援引了《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联合国总部协定》这两份重要的国际法文件。

这两份公约的核心精神,通俗地讲,就是确立了"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原则。

无论国家大小、强弱,其代表在联合国都应享有平等的权利。

中国此举,不仅是对美国此次行为的有力批评,也是在重申其一贯倡导的国际关系准则,即世界事务应由各国共同商议,国际规则应由大家共同遵守,不能由少数强权国家说了算。

数据显示,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危机已经达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

自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地带死亡人数已超过6万人,其中绝大多数是巴勒斯坦平民。

这些平民伤亡的惨烈画面,通过现代通讯手段传遍全球,激起了世界范围内民众的普遍愤慨和同情。

面对如此严重的人道灾难,许多过去长期与美国保持一致的西方国家也开始调整立场。

比如法国、荷兰、英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相继对以色列实施部分或全部武器禁运。

尤其以色列对卡塔尔多哈的袭击事件,更是进一步促进了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的团结,超过50个伊斯兰国家召开峰会一致谴责以色列。

面对日益孤立的国际环境,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也罕见地公开承认,以色列正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孤立局面,并提出要发展本国武器工业以减少对外依赖。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他发表这番言论的同时,以色列军队却加强了对加沙城的夜间空袭,其国防部长加兰特甚至公然炫耀"加沙在燃烧"。

这种无视国际舆论的强硬姿态,不仅加剧了当地的人道主义灾难,也使得被哈马斯扣押的以色列人质的安危充满了更多不确定性。

三大国同日宣布承认巴勒斯坦

除此之外,真正动摇以色列立场根基的,还是一股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际浪潮正在兴起。

英国首相斯塔默此前曾表示,除非以色列实施停火并同意两国解决方案,否则英国将于9月承认巴勒斯坦国。

但事实证明,内塔尼亚胡完全没有听得进去这番话,仍然策划了多起针对加沙的袭击。

于是,就在当地时间9月21日,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三国同日正式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

加拿大总理卡尼表示:"加拿大承认巴勒斯坦国,并愿意与巴勒斯坦国和以色列国建立伙伴关系,共同建设和平的未来。"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随即宣布澳大利亚跟随加拿大承认巴勒斯坦为主权国家。

英国首相斯塔默更是直接说,承认巴勒斯坦国,是为了重新点燃和平的希望,支持"两国方案"。

这个"两国方案",就是让巴勒斯坦人和犹太人各自建立自己的国家,和平相处,这也是国际社会一直认为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现在,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三个美国的传统盟友带头这么做,意义非同小可。

特别是英国,作为G7里第一个这样做的国家,表明西方世界内部在这个问题上已经不再是铁板一块,美国想让所有盟友都听他的,已经越来越难了。

对于三国的决定,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表示欢迎,称这是"实现该地区持久和平的必要一步"。

而以色列方面反应极为强烈,内塔尼亚胡宣称巴勒斯坦建国将"危及以色列的生存",并表态等着瞧,巴勒斯坦国绝不会成立。

其安全部长本·格维尔更是叫嚣要"接管约旦河西岸","彻底粉碎巴勒斯坦政权"。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其实美国总统特朗普曾试图阻止G7国家承认巴勒斯坦,甚至亲自赴英表达美英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分歧。

但英国最终并没有改变立场,成为首个承认巴勒斯坦国的G7国家。

对此只能说,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二战后,犹太复国主义者通过展示二战中的悲惨遭遇获得西方同情,同时采取极端手段迫使英国放弃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最终成功建立以色列国。

而今天,加沙地带的人间惨剧,让国际社会看到了巴勒斯坦人民所经受的苦难,这从根本上改变了许多人对巴以冲突的认知,打破了以色列长期经营的"受害者"形象。

西方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既是回应本国民众的道义呼声,也是为了维护其自身标榜的价值观。

如果对眼前加沙的人道灾难无动于衷,那不等于承认自己"双标"了吗。

这也是促使西方国家与美国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形成分歧的原因之一。

简单来说就是西方国家还想要点脸,而美国则是不顾外在的面子,旗帜鲜明地支持以色列了。

当然,从更深一层看,这也是世界格局变化的一个缩影。

'美国总统特朗普搞的那些事,比如乱打贸易战,在俄乌问题上绕开欧盟,已经让欧洲盟友很不满。

这次在巴勒斯坦问题上,欧洲国家也是在表明自己的独立性。

除了外交上的困境,以色列在安全上也面临新的麻烦。

比如,内塔尼亚胡一直想把加沙的居民赶到邻国埃及的西奈半岛去。

埃及对此高度警惕,在边境地区部署了重兵,严防死守。

埃及军队里还有从中国引进的红旗-9B防空系统,具备相当的防卫能力,这让以色列也不敢轻举妄动。

总的来看,从联合国里的外交斗争,到世界各国的纷纷表态,再到周边国家的军事防范,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收紧。

中国在联合国拿出的那两纸公约,就像一声警钟,提醒世界,"谁的拳头大谁就有理"的时代正在过去。

一个国家再强大,也不能为所欲为。

内塔尼亚胡的"坐不住",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政治危机,更是以色列这个国家在国际上陷入孤立的真实写照。

这也预示着一个旧的国际秩序正在发生深刻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