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对外祖父说,他用一生守护的真相,终于找到了它的归属。" 马库斯则难掩激动,他认为这并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知道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我也希望那时我们能有机会在北京向大家讲述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
马库斯表示,这些暴行不仅是对中国人的暴行,也是对整个人类的暴行。接下来他们将重返中国,从位于哈尔滨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开始,向更多人讲述这段历史,希望这些照片能成为连接人们对和平共同向往的桥梁。
法国小伙士杰则提到,捐赠成功还要感谢参与鉴定的专家团队,正是他们的严谨鉴定,才让这些照片的价值得到权威认可。
这场捐赠交接仪式,从三人在社交平台发布第一条视频起,已经过去468天。
2024年4月23日,钟灏松在社交平台发布了首条马库斯讲述历史照片的视频,迅速引发网友共鸣。"在此之前已和中国驻法大使馆取得联系,发布视频是想让更多人了解这些照片的意义。" 钟灏松回忆道。
此后不久,马库斯家族正式委托马库斯、士杰与钟灏松三人,全权负责618张照片的无偿捐赠事宜。
三人开始在社交平台持续更新内容,从外祖父劳伦斯的上海日常生活场景,到日军侵华暴行的触目画面,一段段被尘封的历史通过影像逐渐清晰。
这项工作彻底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三人一直从事教育、AI技术、旅游等领域的工作,不得不挤出大量时间整理史料、回复网友提问,却也在无数受害者后代的留言中,更坚定了推进捐赠的决心。
2025年2月15日,受家族委托,三人携带精心保存的照片抵达北京,沿着劳伦斯日记里的轨迹探访其曾生活的街区。
这场特殊旅程吸引了国内几十家媒体的关注,捐赠工作随之迎来关键进展。2月20日,三人此次的行程在上海告一段落,而618张照片,也被正式提交至淞沪抗战纪念馆进行鉴定工作。
"照片提交的瞬间,我们心里踏实了很多,也更有信心做好这件事情。"马库斯说,大使馆的工作人员非常认真的帮他们做好了对接,而鉴定的工作人员也非常认真负责。
此后数月中,他们持续协助纪念馆的鉴定工作,帮忙翻译照片背面的手写备注、寻找证据佐证劳伦斯的笔迹、提供其外祖父的一些资料等等。
据三人介绍,一次性捐赠600余张历史照片,在国内并不常见,鉴定的工作量也相对较大。因此鉴定的进度并不会太快。
直到近期,他们收到了令人振奋的消息,"鉴定结果非常积极。"经技术鉴定,这些照片均为明胶银盐黑白相纸,洗印于20世纪30至50年代。其中关于淞沪会战的照片数量庞大、视角多元。
这场跨越400多天的筹备,最终定格在8月4日的中国驻法大使馆交接仪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