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在上海拍摄的《蛮好的人生》,充分展现了这座城市的魅力。汪俊对上海充满喜爱,"上海对创作者来说是宝藏,题材、故事和人物取之不尽。它既有历史沉淀又充满活力,造型上怎么拍都好看。而且作为金融中心,与保险行业题材很契合。"
剧中大量使用上海方言塑造角色,这是汪俊和孙俪精心设计的。"方言能拉近观众与角色的距离,表达更生动,对人物塑造帮助很大。"
在汪俊看来,都市剧创作面临诸多挑战:社会话题被反复挖掘,剧本容易大同小异,很难找到新鲜点和独特人物关系。这次《蛮好的人生》的创作,汪俊没有给它下类型定义,而是在其中融合职场与家庭元素,打破常规定义,"职场就有职场的局限,家庭有家庭的局限,我觉得两者的融合,可能就是'蛮好的人生'。"
《蛮好的人生》剧照
【对话】
胡曼黎比孙俪之前的人物形象更接地气
澎湃新闻:什么契机让您关注到保险行业的题材呢?主创团队在拍摄前做了哪些准备?
汪俊:和孙俪,我们俩一直也有一个愿望,希望有机会合作,正好这个剧本从各方面来讲都比较合适,她也很喜欢胡曼黎这样一个角色,于我,我其实没有拍过真正的职场剧,所以就一起有了这次创作。那么以前呢,可能大众对保险这个行业有一些误解或者偏见,正好我想通过这个保险题材的戏,能给行业做一些正名。
我们接到这个戏以后,对保险行业进行了一些调研,也深入到一些保险公司去跟员工进行了交流,尤其是孙俪,她也进行了大量的走访。保险这个行业,我觉得跟民生是息息相关的。每个行业都有个别负面案例,但大部分从事保险行业的人员,都是蛮正派的,蛮敬业的。
我们这戏的很多案例都是真实的案例,我相信大家看完我们这个戏,会对保险行业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像我们剧中说得很对,保险并不是锦上添花,它是雪中送炭。我也觉得拍这个戏的目的,如果说能够正本清源,给这个保险行业做一些梳理,让大家对这个行业有一个正确的观点,我觉得就达到我们的目的了。我之前并没有买过保险,我拍完这个戏以后都想买一些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