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决定美国将再次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原因是该组织存在反美、反以色列和亲中国倾向,且大力推行"觉醒"议程。7月22日,据《纽约邮报》独家披露,这一决定已经由特朗普总统亲自拍板,标志着美国对该国际组织的再次强硬表态。
白宫完成90天审查,聚焦反美反以色列偏见
今年2月,特朗普下令对白宫进行为期90天的全面审查,重点调查美国继续留在教科文组织的必要性,特别是该机构内部是否存在"反犹主义或反以色列情绪"。审查结束后,白宫官员指出,教科文组织推行的"多样性、公平与包容"(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简称DEI)政策,以及明显的亲巴勒斯坦、亲中国倾向,已严重背离美国国家利益。
一位白宫官员对《纽约邮报》表示:"总统已经决定退出教科文组织--这个组织支持觉醒、分裂的文化和社会议题,完全违背了美国选民在去年11月支持的常识性政策。"
白宫副发言人安娜·凯利(Anna Kelly)进一步指出:"特朗普总统始终坚持'美国优先',确保美国参与的所有国际组织必须服务于国家利益,而不是被用来推动激进的社会议题。"
"觉醒"议程成导火索,两大争议项目引发争议
特朗普政府特别点名了教科文组织近两年的两大项目,认为其内容严重偏离美国核心价值。
首先是2023年发布的《反种族主义工具包》。该文件呼吁成员国采纳"反种族主义"政策,开展一场"向上竞争",争当社会正义先锋。该项目不仅要求成员国回答本国种族主义历史的问题,还敦促各国通过具体政策保障社会公平。
其次是2024年推出的"重塑男性思维"项目。该项目发布报告,展示教科文组织在印度等国推动"重塑男性对性别议题看法"的努力,尤其是打破"有害性别规范"。
此外,该性别项目还关注电子游戏,2023年发布了关于电子游戏的专题报告,探讨如何通过游戏"促进性别平等"。教科文组织社会与人文科学助理总干事加布里埃拉·拉莫斯(Gabriela Ramos)表示:"这不仅仅是控制电子游戏的负面效应,更要积极引导,通过游戏打破社会文化刻板印象,推动积极、反歧视的行为。"
反以色列立场持续升级,犹太圣地被列为"巴勒斯坦遗产"
特朗普政府还批评教科文组织不断采取反以色列立场,特别是在涉及犹太圣地归属问题上。白宫官员指出,教科文组织利用其执行局强行推动决议,将多个犹太圣地认定为"巴勒斯坦世界遗产"地。
在以巴冲突问题上,教科文组织屡次使用"被以色列占领"的措辞描述巴勒斯坦,对以色列针对哈马斯的军事行动予以谴责,却始终对哈马斯在加沙的残暴统治保持沉默。
中国影响力引发警惕,被批利用教科文组织塑造全球标准
特朗普政府还对教科文组织内日益增长的中国影响力表达关切。中国目前是该组织的第二大出资国,中国籍副总干事曲星担任重要领导职务。
曲星
一名白宫官员直言:"中国正在利用其在教科文组织的影响力,推动符合北京利益的全球标准。"其中尤为引发外界关注的是,中国通过教科文组织淡化维吾尔穆斯林等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进行文化话语权渗透。
历史重演,美国再度退出教科文组织
这已不是美国首次退出教科文组织。特朗普曾于2017年指责该组织存在"反以色列偏见",宣布退出。而早在1983年,里根总统也曾以"过度政治化、敌视自由社会、预算膨胀"为由,宣布退出。
拜登总统在2023年宣布重返教科文组织,理由是美国必须在该机构内发挥作用,以抗衡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拜登政府还承诺偿还自2011年起因巴勒斯坦加入教科文组织后,美国停止缴纳的累计逾6亿美元会费。
但在特朗普看来,教科文组织始终未能扭转反美、反以、亲"觉醒"以及亲中倾向。新一轮退出,意味着特朗普政府将继续奉行"美国优先"原则,全面审视美国对国际组织的参与资格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