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是随着与巴西经济合作力度不断加大,中国不仅加大了对巴西投资,还在取消对美国大豆采购清单后,加大了对巴西大豆采购量,最近巴西总统卢拉在出席比亚迪巴西工厂建成投产仪式的讲话中对中国高度赞赏。在铁矿石方面,中国加大了全球最大铁矿之一的淡水河谷铁矿石的采购量,2024年自巴西进口的铁矿石增长了9.9%,逐步减少了对澳大利亚铁矿石的采购量,使澳大利亚逐渐失去在对华铁矿石谈判中的主导地位。
五是随着新能源产业的爆发式发展和房地产业的大幅降温,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开始减少,当下的全球经济也正处于一个深度调整和相对低迷阶段,这对中国解决在全球铁矿石谈判中的定价权问题是一个极好的时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果断出手,时机和火候把握得恰到好处。
六是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几大铁矿巨头采用人民币结算进行交易,并取得了重要进展。此前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第一大铁矿石企业力拓、第三大铁矿石企业FMG都已接受部分交易采用人民币结算,为后续与必和必拓的对决作好了铺垫。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对必和必拓的出击才做到了一出手就打在七寸位置,使其不得不屈服,不得不答应中国提出的条件。
现就这件事谈五点我的看法。
第一,在整个事件中,中国始终抓住人民币结算这个牛鼻子显然是大有深意。中国是要通过在大宗商品交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高人民币在国际交易结算中的比重,这是要通过铁矿石交易向美元霸权撕开一个口子,重建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
第二,这里面有一点很多人并没有注意到,那就是普氏指数和北铁指数,普氏铁矿石指数是由西方控制、使用美元结算的铁矿石指数,更多偏向于澳大利亚等铁矿企业的利益,没有考虑中国这个全球最大买家的利益,使用这一指标进行交易极大地增加了中国交易和汇率变动成本,每年造成极大损失,澳大利亚则获得了更多溢价收益。今年9月28日,北京铁矿石交易中心正式推出"北铁指数"即"铁矿石港口现货价格指数",该指数以人民币计价,聚焦青岛、曹妃甸港口61%品位铁矿石现货成交价,旨在构建反映中国实际供需的"价格锚",挑战现行国际定价体系,推动形成新的铁矿石交易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