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这样的:这套132平方米的商品房在阿里司法拍卖平台挂出来,法院公告里白纸黑字写着"原房主从屋里跳楼身亡",还注明救护车拉走尸体后屋子一直空着。结果法院定在8月28日到29日拍卖,起拍价143万,最后以145.7万成交。
说实话我第一反应是好奇为啥有人敢买这种房子。但看数据发现,这套房评估价256万,第一次拍卖要价179万都流拍了,这次直接降了36万才有人接盘。报名的才3个人,围观的倒是1万多,可能大家都是来凑热闹的。公告里还写着"房子只卖房,不带家具",估计买主是投资的,图便宜不图住。
但问题来了,法院既然知道前任房主死了,为啥不提前处理好?公告里说继承人配合腾退,但没提怎么处理跳楼留下的痕迹。有消息说屋内连血迹都没清理,这要是普通二手房,买家肯定要挑刺。不过法拍房规矩特殊,法院写"现状交接",买主只能认了。
有意思的是,虽然房子便宜,但买家心理压力大。我在评论区看到有人说"价格再低也不敢买,住着膈应",但也有人说"房子就是钢筋水泥,想多了反而亏"。这让我想起新闻里灵堂改公寓卖不出去的案例,看来不同事件对房价影响不一样。
现在这套房子成交了,但争议还没完。有人质疑平台为啥不提醒更详细,也有人说法院已经尽到责任了。要是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估计得先看清楚"死亡时间""处理方式",再决定要不要低价捡漏。反正我觉得,这种事光靠法律条文不够,得有人情味儿的解决办法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