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合作协定》能否续签?外交部:双方正保持着沟通

2024-08-30 20:00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赖家琪】经过两次延期的《中美科技合作协定》已于8月27日到期。在今天(30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路透社记者就《中美科技合作协定》到期一事提问。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关于《中美科技合作协定》,双方正保持着沟通,具体情况请向主管部门了解。

香港英语媒体《南华早报》8月30日报道,美国杜克大学中国事务高级顾问丹尼斯·西蒙分析称,旧的协定已经过时了,因此双方想制定一项新的协定,以反映2024年的现实。尽管美中之间出现了许多复杂的新问题,但他们仍在努力,"至少双方都没有厌恶地举起双手走出房间"。

中美正保持沟通,以使该协定"反映双边关系的现状"

美国国务院的一名官员8月28日向《南华早报》透露,中美双方正在就《中美科技合作协定》"进行沟通",沟通内容包括"任何此类合作的必要护栏,加强透明度和科学数据互惠的规定",美国致力于促进和保护他们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利益。8月29日,这名官员补充道,"我们目前没有关于协定状态的进一步信息"。

而在协定即将于8月27日到期的前几个小时,中国驻美国大使馆表示将"在适当的时候发布相关信息"。两天后,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回应该报称,"中美科技合作是互惠互利的",但没有进一步信息提供。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8月23日曾表示,该部门正代表美国政府在进行谈判,以使该协定"现代化","反映双边关系的现状"。不过,这名发言人指出,"我们不是在预判结果"。

《中美科技合作协定》作为1979年中美建交后签署的首批政府间协定之一,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最初是在中国领导人邓小平访美时,与美国时任总统卡特在白宫签署的,此后大约每5年续签一次,40多年来从未间断,直到2023年。

中国在环境科学和清洁能源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外媒截图

该协定原定于2023年8月再次更新,但就在续约前两个月,时任美国国会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主席麦克·加拉格尔等10名共和党众议员致信国务卿布林肯,声称该协定被中国用来推进军事目的,要求拜登政府不要续签。共和党众议员巴尔当时还提出了一项法案,要求美国政府与中国达成任何此类协定时,都必须通知国会。

此后,双方经协商将其续签有效期缩短为6个月。于是,该协定第一次延期至2024年2月27日。

去年11月,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后,双方同意启动续签磋商。

今年2月,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学家彼得·米歇尔松(Peter Michelson)和史蒂文·基维尔森(Steven Kivelson)写了一封公开信,呼吁美国总统拜登续签该协定。这封公开信获得了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1000多名研究人员的联合签名。信中指出,《中美科技合作协定》是一个开放的基础研究框架,对美国和世界都有好处。

今年8月27日,《中美科技合作协定》第二次到期。

对全球科学界产生极大影响

随着中美关系日益紧张,外界纷纷猜测,这一已延续45年的科技协定是否还会续签。

8月27日至29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率团访华。《南华早报》指出,沙利文此行的目标是稳定双边关系,但双方在中国台湾、南海、关税等问题上的分歧,给双边关系带来了考验。

而且,今年将进行美国总统选举,美国两党在贸易和国家安全问题上都对中国采取了越来越强硬的态度。

今年3月,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一致通过了一项法案,要求对美国国务院未来与中国签订、续签或延长任何科技协定的努力进行更严格的国会审查。6月,"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要求美国商务部提供与《中美科技合作协定》的相关信息,以"评估已经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的损害"。

香港大学商学院教授、中国创新问题专家王彦博说,这项协定具有巨大的象征意义,它发出了北京和华盛顿允许学术合作的明确信号。如果协议终止,此类合作将被视为不被允许。

今年4月,中国第一家商用遥感卫星公司的员工在卫星外壳上包裹多层隔热组件。 外媒截图

几十年来,《中美科技合作协定》为中美两国科研人员提供了资金、法律和政治支持,促进了两国在农业、清洁能源、公共卫生及环境等基础科学领域的合作。

美国智库"昆西国家事务研究所"(Quincy Institute for Responsible Statecraft)8月28日刊文称,在协定签署的最初40年里,这种合作为双方都带来巨大利益,促进了数十项合作项目的形成,并建立起众多联合项目,推动了从清洁能源、农业害虫控制、公共卫生到高能物理等领域的研究,成为维持科技对话和伙伴关系的重要机制。

对美国来说,《中美科技合作协定》提供了接触中国快速增长的科研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才的机会。对中国而言,也从接触前沿研究、技术转让以及与美国顶尖机构的合作中获益。

文章进一步指出,科技合作也是加强美中双边关系的基石之一。以国家安全为由取消科技合作协定,会危及所有这些益处并对全球科学界产生极大影响。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