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刘备对诸葛亮绝对信任,但是像这种让人家亲兄弟临阵交手的事情,刘备显然还是不会做的。
而接下来,在诸葛亮接到命令的同时,益州也出现了叛乱。汉嘉太守黄元,直接起兵反叛。这场反叛,一直持续到白帝城托孤之后,才被真正平定。
这场叛乱,虽然被迅速平定,但也能体现出当时蜀汉内部的人心,到底有多不稳定。
在这种情况下,公元223年二月,诸葛亮抵达白帝城。同时,刘备还召来另一个深受他信任,并且出身益州本土的官员李严,让他和诸葛亮一起负责自己的身后之事。
此时的刘备,留下的其实并不是一个强大的割据政权,而是一个烂的不能再烂的烂摊子。当时在蜀汉内部,刘禅作为接班人,仅仅只有十七岁,根本无法控制局面。蜀汉超过一半以上的精锐,全部葬送在夷陵,武将更是近乎断层。
而在益州内部,很多益州本土大族,以及益州官员,更是蠢蠢欲动。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不断有人发起叛乱,这更是让蜀汉集团雪上加霜。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选择接受托孤,从他个人的角度来说,其实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以诸葛亮的身份,只要他愿意,投降魏国之后,一样能享受荣华富贵,拜相封侯。
临终之前,刘备留下了最有名的一番托孤言论:"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对此,后世曾有很多人,解读为刘备对诸葛亮的试探。有人认为,当时刘备一定在身边埋伏了刀斧手。只要诸葛亮有夺权的念头,刘备就会当场下令杀了他。
但如果我们仔细了解过这段历史的前因后果,我们就会明白,这是基本不可能的。
因为如果诸葛亮真有野心,他绝不会接过这副重担。相比之下,转投曹魏,其实才是更好的个人选择。
但最终,诸葛亮还是接受了这副重担。
而且,此后的很多年里,诸葛亮用自己的毕生所学,帮助蜀汉集团转危为安,平定内乱,休养生息,继而开始北伐。从始至终,诸葛亮手握大权,却没有任何欺凌幼主的行为,反倒是极力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
正是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气,让后世无数人钦佩。
历史上虽然也不乏很多皇帝向大臣托孤的事情,但那些托孤案例,和刘备白帝城托孤相比,似乎都差了很多。他们托孤的局面,或许并没有刘备留下来的烂摊子那么糟糕。亦或者被托孤的大臣,掌权之后,就开始欺凌幼主,甚至开始谋朝篡位。
能够有诸葛亮这样一个托孤之人,这或许也是刘备临终之前,最大的幸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