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意思是说,最热的是夏季的三伏天,最冷的是冬季的三九。民间流传着"夏至三庚数头伏"、"冬至逢壬数九"的说法,夏季的三伏天是从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入头伏,第四个庚日入中伏,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入末伏,头伏和末伏的天数为10天,夏至到立秋有四个庚日,中伏的天数为10天,有五个庚日,中伏的天数就为20天。
"三九"指的是冬季数九的第三个九天,也是最寒冷的九天。"冬至逢壬数九",也就是说,冬至之后的"壬日"为数九的开始,隆冬到春暖花开要经历九个寒冷的九天,其中最冷的也是三九,也是降雪最多的时候,民间流传着"冬雪有没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今日闰六月廿六出伏,今年冬天雪多不多?老人说"冬雪多不多,出伏有预兆",咱们就通过老祖宗留下来的农谚,一起了鲜一下。
一、雨淋出伏头,三九雪堵门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出伏是个下雨天,三九降的雪也会比较多比较大。
老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棉",出伏下雨,天气就会比较凉爽,天气也就会冷早,到了三九降雪也就会比较多,天气会比较寒冷。
老话说"三九雪三场,粮食堆满场",意思是说,三九雪多,收的粮食就会多,这都是古人的经验。
二、出伏大晴天,干旱到年边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出伏如果是大晴天,这年冬天的降雪也会比较少,干旱无雪雨的天气会持续到过年。
老话说"冬天不见雪盖场,十处良田九处荒",意思是说,冬天没有看到打粮的场地有雪,十处良田就会有九处荒芜。冬天降雪少天气不寒冷,就会影响到越冬庄稼生长,造成来年粮食减产甚至于绝产,出现良田荒芜的现象。
这些农谚都是古人的经验总结,虽然没有科学依据,但它流传这么多年,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天气变化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很难预测,我们还要理性看待这些农谚,选择性地来参考。从今年来看,出伏比较早又是在处暑之前,民间有着"出伏处暑前,暑热要延长"的说法,也就是说,今年秋季会热的比较长,冬天来得就会比较晚,但冬天的降雪会比较多。老话说"出伏热得透,冬雪满山头"、"出伏秋老虎,冬雪满天舞"、"出伏暑不消,冬雪满池塘"。
由此可见,今年冬天的雪会比较多,您们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