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兰芯片制造商安世Nexperia陷入的地缘政治漩涡,正在无意间重塑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生产逻辑。2025年11月,随着荷兰政府基于"国家安全"理由临时接管安世Nexperia总部,欧洲晶圆厂暂停对其供货,舆论焦点迅速转向:这家总部在欧洲、实控人为中国的半导体企业,究竟能否依靠中国本土产业链,在供应链压力下维持正常生产?
答案正在形成。
根据多方消息,位于东莞的Nexperia安世中国分公司正在加速与国内晶圆企业的资源衔接,并启动"国产化替代"计划。无锡士兰微电子、南策微电子、扬杰科技等多家晶圆制造商已进入预审名单,更值得注意的是--真正潜在的关键供应者,可能正来自其母公司闻泰科技旗下的上海鼎泰匠芯科技(WingSkySemi)。这家新兴12英寸晶圆厂,正被视为重建安世生产线稳定性的核心支点。
一、当全球化解体:一场被迫的半导体内循环实验
短短数年间,半导体全球供应体系的"无国界时代"正在迅速消退。安世事件将这一趋势推向新的现实冲突。
自2021年闻泰科技收购Nexperia安世以来,这家原本以分立器件和功率芯片见长的欧洲公司,成为中国企业在欧洲产业链布局的成功范本。然而,欧洲监管机构始终对其"敏感技术流向"保持警惕。2025年10月底,荷兰政府以安全审查为由接管其总部与相关厂产能,引发其全球供应链断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