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宣布稀土出口管制,卡住美国高科技产业的脖子后,澳大利亚跳出来给美国"分忧",准备一举打破中国的垄断地位。
(美澳签署稀土合作协议)
据多家外媒10月21日报道,当地时间周一,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接见了到访的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期间双方讨论了一系列贸易和军事合作问题。据悉,此次美澳会谈的最大成果是达成一份价值85亿美元的稀土供应协议。
根据这份协议,未来半年美澳将向位于澳大利亚的稀土矿项目投资超过30亿美元,预计可供开采的稀土矿产价值超过530亿美元,与此同时,美军还将在澳大利亚投资稀土加工厂,预计每年生产100吨镓金属,这是生产雷达等电子设备的关键原材料。
(特朗普和阿尔巴尼斯握手)
在签署了稀土供应协议后,特朗普明显有些得意忘形了,他表示,差不多一年以后,美国获得的稀土和其他关键矿物将"多得用不完",以至于都不知道如何处置它们。白宫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希特认为,澳大利亚对于削弱世界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可以发挥关键作用。
(中国稀土产业十分发达)
众所周知,中国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稀土储备,同时拥有最完整的稀土开采、精炼产业链,在稀土上下游的产业中都占据主导地位,而稀土对于现代工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常用于半导体、军工等高技术产业。因此,中国宣布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后,精准打击了美国高科技产业的软肋,让特朗普政府倍感棘手。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宣布和澳大利亚达成稀土供应的协议,显然是冲着中国来的,美方希望以此发出信号:不要以为离了中国的稀土供应链,美国就玩不转了,全世界有稀土的国家有的是,澳大利亚就可以打破中国对稀土供应的垄断地位。
(澳大利亚稀土工厂)
然而,美国真能靠着澳大利亚就此破解中国的稀土牌吗?答案恐怕会让美国人感到失望了。
首先,澳大利亚确实是全球稀土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据估算,该国的稀土储量约占全球总量的3%至4%,仅次于中国、越南和俄罗斯。但问题在于,澳大利亚的稀土开采和精炼加工能力远远落后于中国,绝大部分精炼环节一度都要送往中国完成。即便近年来美国与澳大利亚试图在本地建立分离与提纯设施,也因为成本高昂、环保要求严苛和技术壁垒巨大而进展缓慢。
(美澳能打破中国稀土垄断吗?)
换言之,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合作虽然看似气势汹汹,但想要在短期内"另起炉灶",打造一个排除中国在外的完整稀土供应链,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稀土产业的关键并不只是"有矿",而是从矿石提取、分离、冶炼到精密材料加工的整条产业链,这一体系中国耗费了几十年才建立起来,背后是完整的技术积累、政策支持与产业生态。即便西方国家愿意投入巨资,也难以在数年内追赶上中国形成的成熟体系。
更讽刺的是,美国和西方媒体渲染所谓"中国稀土垄断威胁"已经十多年了,但至今仍然没有实质突破。无论是日本、澳大利亚还是美国本土项目,都在成本和效率面前败下阵来。这本身就说明,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地位不是靠"资源垄断"维系的,而是靠技术与产业优势铸就的结构性领先。
(澳大利亚稀土开采)
特朗普如今夸口"稀土即将多得用不完",其实不过是政治话术。现实却是,即使美澳能挖出稀土,也未必能把矿变成芯片、变成雷达。中国敢打出稀土牌,正是因为有足够的底气与实力。倘若美方不信邪的话,不妨就试试看,现实会给他们好好上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