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树下走,屎从天上来”!大学生用公式测算如何避免“天屎”(2)

2025-04-17 14:23  澎湃新闻

当然,留住鸟儿值得提倡,周边居民的不便也要正视。从媒体报道中不难看出,过往行人、沿街商户、停靠车辆都大受其苦:商户为了防备鸟屎要撑伞做生意,还要准备纸巾为"中招"顾客应急;一些停靠于此的车辆满身狼藉,清洗也要费一番功夫。

大象新闻 图

这种"人鸟矛盾"时间长了,难免会消磨人们的宽容。那么,能不能考虑采取一些办法,减少人鸟之间的"冲突"呢?

比如,当地社区可以组织专业的定期清理,为商户发放遮挡设施,对街道进行一定的遮挡改造等,都是可选项。甚至脑洞打开一点,可以对此地进行景观包装,定位"生态文明展示区",吸引游客打卡拍照,普及生态理念、鸟类知识,街区由此成为郑州的网红新地标,也未可知。

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类似的"天屎之路"其实在很多地方都有,如宁波大学校园内,因为白鹭较多,也有一条全长277米的"天屎之路",该校大学生还就此写了一篇"科学躲避鸟粪"的论文,获得了舆论的喝彩。

就普通市民而言,理解生命的意义、物种多样性的宝贵,愿意为生态建设做出一些"让步",难能可贵。相关部门也需要利用更多的政策工具,创新管理方式,来调和"人鸟矛盾",尽可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某种程度上说,"天屎之路"的存在是一种提醒:人是万物之长,却不是地球上的唯一,人需要学会与其他生灵共存共生。找到彼此接纳的方式,而不是此消彼长,才更符合今天社会应有的生态文明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