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荷兰政府突然宣布要对中国企业闻泰科技(Wingtech)旗下的芯片制造商安世半导体(Nexperia)"采取干预措施"。

【荷兰强行冻结中企百亿级产】
目前,荷兰政府冻结了安世半导体价值147亿人民币的资产,强行罢免中方创始人张学政的职务,并将99%的股权交由第三方托管。
对于此次行动,荷兰方面的解释是为了保证"国家安全""防止关键技术被转移"。但问题在于,安世半导体根本不是一家"风险企业",它在被闻泰科技收购后,这些年一直合法经营、依法纳税,为荷兰创造了上万个就业岗位。
现在荷兰一句"国家安全",就把中方控股股东踢出去,还要控制人家的公司,说白了,这就是打着安全旗号的强盗行为。
而且荷兰早在9月末的时候就开始采取相关行动,而且背后还有美国的影子。早在去年12月,美商务部就把闻泰科技列入了制裁名单,对其采购美国芯片与设备实施了诸多限制。而就在荷兰行动前一天,也就是9月29日,美方发布了新的规定:对被列入实体清单、且占股比超过一半的子公司,一律实施同等管制。
美国刚一出新规,荷兰就紧跟着下手,时间精确到一天不差。显而易见,荷兰此次行动就是美国背后的又一场"影子操作"。

【荷兰的行动是美国在背后恶意推动的结果】
那么在荷兰直接明抢的情况下,中方有没有反制措施呢?当然是有的。
就在荷兰正式发布干预令的前几天,也就是本月9日,中国商务部和科技部联合发布了第61号令和第62号令,进一步收紧了对稀土以及相关技术的管控。其中明文指出:涉及芯片、芯片生产设备、芯片测试设备等相关用途的稀土技术与产品,均需严格审批才能出口。
这就意味着,中国在芯片产业链上最上游的资源--稀土,已经被纳入国家安全管理范畴。
要知道,半导体产业是共生体,其中稀土是芯片的"血液"。没有中国的稀土,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就会"贫血"。比如ASML的光刻机要用稀土永磁体、激光系统、稀土抛光材料;安世半导体的功率器件,也依赖中国的稀土氧化物作为关键原料。
现在荷兰强行掐断与中国的合作,等于自己砍断了供应链的动脉。稀土不是想买就能买的东西。别说西方国家自己提炼不了,就连替代来源都很有限。澳大利亚、美国都有矿,可提纯能力远不如中国,而且成本高得惊人。

【中国收紧稀土管制将令荷兰受到极大冲击】
也就是说,中方这道"稀土反制令",不仅让荷兰对中企动手的"成果"难以变现,还会让整个欧洲芯片产业,陷入"原料紧缺、成本上升、产能受限"的连锁反应。
中方的这一招精准反击,可以说是稳准狠,一旦中方动了真格,后果是荷兰绝对承受不起的。
目前来看,荷兰似乎在这场"抢夺战"中占了先机,没收了安世半导体百亿资产,暂时掌控了技术和工厂。但从长远来看,荷兰的这步棋下得极蠢。
安世半导体是欧洲少数能批量供应车规级芯片的厂商之一,其客户包括宝马、奔驰、大众等一线车企。如今荷兰政府粗暴介入,打破企业运营结构,这些车企的稳定性势必受到冲击。
更何况,安世半导体过去很多高端材料和设备,都是通过中方渠道获得的。如今失去中方支撑,这些供应链能不能维持下去,都是问号。
更重要的是,ASML、恩智浦、安世,这几家荷兰的"芯片三巨头",本就是互相依存的关系。安世出事,ASML的客户体系就会被波及;ASML受限,中国市场的需求又回不去--最终受伤的,其实是荷兰自己。
眼下,中方已经在行动,稀土反制只是开始,真正的底牌,是对全球供应链的再平衡。未来谁敢动中国的企业,恐怕都得先掂量掂量:少了中国的稀土、少了中国的市场、少了中国的合作,你的高科技产业,还能走多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