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统计,截至2007年,与约翰·肯尼迪遇刺相关的阴谋论书籍已经在1000-2000本之间,这一遇刺案也被称为"所有阴谋论之母"。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人民不仅没有遗忘阴谋论,其对阴谋论的热衷还不断增加。2003年美国广播公司新闻的一项民调显示,70%的受访者怀疑刺杀事件涉及多人,2009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一项民调显示,76%的受访者认为肯尼迪遇刺是阴谋的结果。
CNN、BBC等西方媒体曾制作过多部纪录片,请来各路专家、学者、知情人、前官员,根据公开材料,专门"解密"此案。但这种煞有其事的"解密"纪录片,从某种角度来说,却如一个个烟雾弹,令真相越藏越深。
国家地理频道纪录片《肯尼迪遇刺:美国一日》
历史照进现实
肯尼迪总统遇刺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数场政治刺杀的开端:1965年,非裔人权活动家马尔科姆遭遇伊斯兰民族组织的刺杀后身亡;1968年,著名民权活动家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同一年,约翰的亲弟弟罗伯特·肯尼迪被一名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的巴勒斯坦移民刺杀。而后两起案件的"机密档案"也是这次特朗普承诺将解密的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约翰·肯尼迪只当了两年多总统,但威望和支持率很高。他死后,已经在美国政坛崛起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被视为民主党新星。1968年3月,罗伯特宣布已获总统大选候选人提名。6月5日凌晨,历史重演。在冲击总统宝座的关键时刻,罗伯特·肯尼迪在向支持者发表讲话时遭枪击,被紧急送往医院后不治身亡。据说,时任司法部长的他掌握了其兄长遇刺案的关键线索。
罗伯特·肯尼迪遇刺(资料图)
2024年美国大选的独立候选人,如今已经获得特朗普提名担任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罗伯特·肯尼迪的儿子小罗伯特·弗朗西斯·肯尼迪,就是一个坚定的阴谋论者。2023年5月,他受访时断言:"压倒性证据显示,中央情报局参与了对肯尼迪的刺杀行动,并隐瞒了60年。"去年8月,在小罗伯特·肯尼迪转而支持特朗普竞选总统后,特朗普在亚利桑那州的一场集会上,承诺公开剩余档案。
小罗伯特·肯尼迪(资料图)
回到现实中,随着特朗普上任后签署公布相关案件的"机密档案",那么本文最后,我们来做几点粗浅的总结,留待未来的验证:
1、何时公开?尽管行政令已经签署,但美国民众何时能接触到这些"最后档案",尚未有最终说法。可能特朗普也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从而将其对自身最有利的效果发挥到最大化。另外,如果真的有某种势力不希望这些资料被公开,他们会采取某种行动来阻止或者拖延,目前这个可能性看起来有,但似乎不大,不然特朗普也不会爽快签署行政令;
2、一旦"机密档案"被公开,美国社会会炸锅吗?这大概率不会。首先,肯尼迪总统遇刺案及其所衍生出来的种种阴谋论,已经成为美国的一种文化现象,人们更在意的可能并非真相本身,而是真相是否与我相信的那个"版本"一致。其次,案件已经过去超过60年,不仅与案件相关的人物已经大多离世,符合当年美国政府封存机密的初衷,而且长时间的社会变迁,与刺杀案直接相关的利益纠葛已经完全与现状脱节,真相就只能是真相,何况特朗普承诺公开的只是档案而非真相;
3、若"机密档案"显示刺杀总统一事真的与中情局、联邦调查局等美国体制内机构相关,又会如何?既然CIA和FBI仍在现今的美国霸权与治理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即便牵涉了当年"捅破天"的案件,也不会对它们有什么影响,何况当事人都不在了。但如果CIA等真的像小罗伯特·肯尼迪等事件家属控诉的那样,就是"幕后黑手",有可能会加深美国社会对所谓"深层政府"(deep state)存在的怀疑,甚至将其与去年美国大选期间,特朗普所遭遇的两次未遂刺杀进行关联,毕竟当时特勤局的"拉胯"表现确实值得怀疑。而且特朗普此次堪称"快刀斩乱麻"式地公开"最后档案",是不是也利用这一机会,来对抗他所痛恨并想除之而后快的deep state,也颇令人玩味。
最后的最后,笔者还想再多说一句,尽管我也很期待相关案件的"机密档案"公布,能够为这些谜案带来令人信服的结论,让我们看看这"瓜"的全貌与这些年的种种阴谋相比,究竟是更加离奇曲折,还是叹口气--就这。但相比肯尼迪遇刺案,我更希望特朗普能够公开"51区"、"罗斯韦尔事件"等的真相,毕竟外星人所带来的种种与美国政府相关的阴谋论,可能会比美国的政治更有趣和让人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