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消息:最后24小时,国民党将选出新主席,郑丽文迎来决战。在此关键时刻,洪秀柱打破沉默。指出下一任国民党主席,必须就统一表明态度。那么,谁能在这场选战中最终脱颖而出?而洪秀柱的表态,对国民党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眼下,距离国民党主席选举投票只剩最后一天时间。根据多份台媒民调显示,郑丽文与郝龙斌的支持度在误差范围内拉锯,呈现五五开的态势。台中、云嘉南与宜花东成为关键战场,地方派系票与黄复兴党员票将决定最终胜负。值得注意的是,过去被视为郝龙斌稳拿的黄复兴系统,如今却出现罕见的松动,部分军系党员转而力挺郑丽文,让郝龙斌阵营内部一度出现焦虑情绪。
郝龙斌的优势在于稳健,他有"行政体系出身"的资历,也有台北市长两任经验,获得八位蓝营执政县市首长公开力挺,其中包括蒋万安、侯友宜、张善政等人。郝龙斌阵营主打的,是"稳定团结"的路线。他强调国民党必须世代交替,却又不能走向激进,国民党要重新执政,靠的是"稳中求进"。这种说法固然中听,但也被部分党员批评太保守。毕竟在岛内政治生态急速两极化的今天,单靠务实与稳健,恐怕很难应对民进党的强力攻势。
而郑丽文的崛起,则是这一场选举最大的变数。她被视为"黑马",在短短数周内连连逆转。与郝龙斌相比,郑丽文敢言、敢得罪人,她直言国民党要重生,就必须摆脱"怕被抹红"的心理包袱。她指出民进党靠煽动对立上台,国民党若继续顾忌形象回避核心议题,最后只会被边缘化。她一句"要让台湾人自豪地说'我是中国人'",击中了深蓝选民长期的压抑心情,也让中间选民重新关注她的两岸论述。
事实上,郑丽文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蓝营政治人物。她出身民进党,后来因揭露民进党内部弊端被开除党籍,从此一路转向。她对民进党内部运作、选举、宣传手法都极为熟悉,这种"叛徒式经验",反而让她在国民党内部更懂得如何应对民进党。也正因为如此,不少基层党员认为,她比任何人都更能斗赢民进党。而在当前民进党全面掌握舆论与资源的情况下,能否斗赢民进党,已经成为衡量候选人能力的首要标准。
不过,她的硬派路线也让党内出现分歧。主张稳健者认为,国民党若再走强硬路线,会被民进党抓住口实。但挺郑者反问:如果连"九二共识"都不敢说,国民党还有存在意义吗?这种矛盾正折射出国民党长期的困境。既想赢得中间选民,又不敢失去深蓝基本盘,结果是什么都说、什么都不敢做。郑丽文的出现,让这种模糊被打破,她在辩论中直言:"不独不武不是口号,而是行动。"这番话掀起不小的震动,也让人想起那位当年在逆风中坚持理念的洪秀柱。
作为国民党少数敢于公开谈统一的前主席,洪秀柱与郑丽文的互动被外界视为"精神传承"。两人16日相见时气氛轻松,但谈话内容却耐人寻味。洪秀柱并未明确表示支持谁,但她强调下一任国民党主席必须有"在艰困中承担的勇气",并提醒党内"不要网内互打"。她的话表面温和,实则是在警告那些靠派系、靠人脉取胜的候选人。
此刻距离投票仅剩一天,蓝营正经历一场深层焦虑的清算。选的是国民党主席,定的却是方向,国民党要不要回到初心,要不要重新直面两岸现实,要不要再做"政治的影子",这些答案将在这场选举揭晓。无论谁笑到最后,都必须回答同一个问题:国民党还能不能带领台湾走出分裂与混乱?可以预见,这或许不仅是一场选举的终点,更是国民党重生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