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军16万大军集结准备发起最后的大决战之际,特朗普方面却再次变脸,想要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流放,让此前担任乌军总司令的扎卢日内来成为新的乌克兰总统,在乌克兰弹药已经就位的情况下,特朗普这一决策到底透露了何种意味?
01 总攻来临特朗普临阵变脸
卢甘斯克地区的全部解放只是一个开端,乌东死地的全部解放才是俄军的真正目标,因此7月初就能看到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的动作变的频繁起来,各个方向不断加强了打击力度,后方的支援也在源源不断的送往前线,如今的乌克兰前线已经有16万的俄军集结。
另一方面,有消息称普京也同意了俄军指挥部的总攻计划,这意味着这场俄乌冲突终于到了高潮部分。
西方国家似乎也是在这时候察觉到了俄军的总攻,开始恢复过去减少甚至停止的对乌军援,除了支援了乌克兰数十万发炮弹之外,欧洲甚至打算组建维和部队驻军乌克兰,特朗普则是将一开始所说的援乌防御性武器扩大到了援乌进攻性武器。
而泽连斯基和特朗普在这时对话更耐人寻味,特朗普问乌克兰能不能打击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泽连斯基回复只要美国能够提供足够的武器就能做到。
西摩·赫什过去报道了多次大事件有着很高的可信度
可以说一场俄乌决战即将到来,然而在这时候美国知名调查记者西摩·赫什却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消息称美国政府正在考虑乌克兰政府的权利更迭问题,现任乌克兰驻英国大使、乌军前总司令扎卢日内作为接任者将取代泽连斯基的位置,如果说泽连斯基拒绝下台的话,特朗普可能会采取强制措施将泽连斯基流放出乌克兰,并且这一权利更迭很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内就发生。
02 失去耐心的特朗普已经不耐烦
按理来说在俄乌决战在即的当下,美西方国家应该做的是加大对乌克兰的军援才对,这种临阵换帅的行为只会让乌克兰权力高层变的混乱,削弱乌军的战斗力。但结合泽连斯基方面的态度来看,其实就能发现特朗普做出这样的决定并不奇怪。
无论是俄罗斯还是美国方面提出的和平方案,泽连斯基都选择了拒绝,这也让美国方面的耐心终于消耗殆尽,特朗普"俄罗斯必须在50天内达成俄乌协议"不仅是对俄罗斯的最后通牒同时也是对乌克兰的最后通牒。西摩·赫什所说的"这一权利更迭很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内就发生"正好和"俄罗斯必须在50天内达成俄乌协议"重叠。
泽连斯基已嗅到危险气息,7月19日他突然改口称愿与俄罗斯谈判,相关提议"已发往莫斯科",曾扬言要战斗至最后一个乌克兰人的泽连斯基选择谈判,显然他已经意识到了当前的处境对他并不妙。紧急解除亲美国防部长乌梅罗夫职务,将其调任驻美大使--这被解读为总统的自救行动。
扎卢日内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军中都有着很高的支持率
扎卢日内在这时的出现并不让人意外,这位被解职的前总司令在军中威望崇高,90%支持率碾压泽连斯基的77%,即便是被解职依旧能够成为驻英大使享受他的养老生活;而扎卢日内主张"优先防御"的务实路线,更符合美国止损战略。
在2023年曾有消息传出他与俄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秘密接触,使其成为俄罗斯方面也能接受的一个乌克兰人选。
03 各方博弈下的乌克兰沦为角斗场
经过3年的冲突,其实无论是俄乌双方还是背后的美西方国家都想要停止这场冲突。
乌克兰方面,上千万的人口出逃,年轻一代在战场上的丧命,让乌克兰的未来变的扑朔迷离,大量被摧毁的基础设施以及对乌军援的欠款还账,让乌克兰失去了掌握自己命运的权利。
为了维持前线开支俄罗斯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俄罗斯方面,虽然在战场上占据了绝对的主动权利,并让领土再次得到了扩张,但这种扩张的背后却是高昂的代价,暴涨的军费、大量征召的兵员都是代价。
美西方国家为了军援乌克兰已经掏空了本国武器库存,早在第二年开始这些国家的军工生产就告急,而在中方加强稀土管制之后,这些国家的武器弹药生产就更加进入了难产状态;这些国家的反战情绪已如火山喷发。超60%民众支持谈判解决冲突。
特朗普的"换马"计划背后,是商人总统的精明算计:甩掉军援包袱、让欧洲承担成本、用代理人推动领土妥协。当共和党议员不断援引乌国防部540万格里夫纳腐败案要求断援时,泽连斯基的"不听话"已成致命伤。
乌东四地全部拿下也就意味着冲突的结束
普京的夏季攻势正卡着50天期限全速推进,控制乌东四州70%以上土地的俄军,只需再撕开20公里纵深缓冲区就能锁定胜局;而泽连斯基乞求的"战斧"导弹始终未到,欧洲盟友的军火库早已见底。
乌克兰的悲剧在于从未真正掌握命运,当特朗普讨论流放名单时,当普京坦克碾过顿巴斯时,当默克尔预言终将谈判时--大国都在用乌克兰的领土做交易筹码。
乌克兰成为了最后的受伤者
无论这场冲突美国和俄罗斯会怎样,但受损的都只有乌克兰,成为美俄角斗中心的乌克兰,现在已经没了选择的余地,是战是和,决定权并不在自己手上,而在美俄手上,即便是扎卢日内的上台也只是一个新的傀儡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