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天露天作业劳动者注意事项 青岛市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醒(2)

2025-01-08 15:13  青岛日报社

冻伤多发生在末梢暴露部位,比如手、足、耳等,冻伤可分为Ⅰ~Ⅳ度:

Ⅰ度冻伤,轻度刺痛、痒感或灼热感。受冻皮肤早期苍白,复温后局部呈红色或微紫红色,充血、水肿。

Ⅱ度冻伤,有剧烈跳痛或刺痛。复温融化后,皮肤呈红色或暗红色,水肿明显,触之灼热。有较大水疱,水疱内充满橙黄或粉红色透明浆液性液体,疱底鲜红。

Ⅲ度冻伤,感觉迟钝。复温融化后,创面由苍白变为紫红或青紫色,皮温较低,水肿明显。有散在的厚壁血性水疱,疱底暗红,有血性渗出。

Ⅳ度冻伤,感觉丧失,肢体痛。复温融化后皮肤呈紫蓝色或青灰色,皮温低,中毒水肿。可有厚壁血性小水疱,疱液咖啡色,疱底污秽,严重时无水疱。

市疾控中心专家董晓玮提醒,发生职业性冻伤时,应立即脱离寒冷环境或极低温介质,移至防风保暖场所,采取保暖措施,确定伤部无再次冻结风险后,方可采取复温治疗。

对于已冻结的伤部,应用40℃至42℃温水进行快速复温,直至指(趾)皮肤潮红、肢体变软。严禁采用拍打按摩、冷水浸泡、冰雪搓擦或明火烘烤等不当方式复温。

职业性冻伤的预防措施包括:作业人员需穿戴防寒服、手套、鞋、面具、耳罩等,衣物保持清洁、干燥,潮湿之后立即更换。

用人单位应发挥主体责任,按照相关卫生标准提供采暖设备,同时依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减少作业人员在严寒气候下的劳动时间。

企业要对低温作业人员加强宣传指导,全面提高作业人员低温防护、冷冻急救知识,减少职业性冻伤的发生。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