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退休人员养老金补发,需要注意3个误区,看看你了解吗?

2024-07-18 17:00  头条

时间来到7月中下旬,目前全国31个省份养老金调整方案已经都亮相了,而且明确会在7月底之前补发到位不过有部分地区进程快一些。

比如四川省,重庆市、江西省、青海省等地已经率先将今年1月以来、上涨的养老金差额补发到账了,近日很多人都收到了1~6月份六个月的差额。

来自近日各地网友分享。

收到补发之后,也意味着七月份这些退休人员开始按照调整后的"新标准"发放养老金了。

比如你养老金本来是2900元,每月上涨了100元,那么7月份就开始发放:2900+100=3000元。

其他地方预计不会太远了,大家近日可以留意养老金账户变动。那么对于养老金调整补发有3个常见的误区,不少人误会了,一起来看看正确的答案。

误区一:所有退休人员都是补发1~7月份的七个月待遇差额?

从6月开始,有部分网友在讨论说,今年养老金调整会补发1~7月份7个月的待遇差额,然而目前重庆市、江西省许多收到调整补发待遇的退休人员分享,收到的是1~6月份六个月的差额,江西网友晒图如下。

江西退休网友的分享。

然后,天津人社公布本市的调整方案的时候也明确说明:本次调整增加的基本养老金于7月31日前发放到位,今年1至6月份调整的养老金一并补发(如下图),可见天津也是补发6个月差额。

天津人社 官网截图。

所以可见,今年参与调整的退休人员,已经有许多地区是收到今年1~6月六个月的待遇差额补发。所以可见各地不一定都是补发7个月待遇差额。

所以大家核对补发金额的时候要注意区分了。

误区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涨得多,企业退休人员涨得少?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我国的养老金调整并没有按照身份区分调整。在人社部的文件中明确要求:实现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办法统一,而各地也都是这么执行的,甚至一些地方还对企业退休人员有额外照顾。

比如山东省对于达到70周岁、75周岁和80周岁的退休人员会额外调整养老金,其中企业退休人员增加金额分别是290元、190元和360元,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分别增加20元、80元和80元,企业退休人员的调整金额明显高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

而网上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金额更高,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平均养老金水平更高,按照养老金"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他们的平均调整金额也会更高。

误区三:企退人员涨幅、全都能超过3%?

这也是一个常见误区。因为3%是全国平均涨幅,同时也是各省今年全省涨幅的"高限",具体到每一个个体,实际的涨幅常常会在3%上下浮动,不一定都能超过3%、这也是正常的。

比如先以河北省为例,假设一位企业退休人员老唐、工龄30年,养老金4000元,不享受高龄倾斜。

计算:32+(30*1+4000*0.94%)=99.6元,老唐个人的实际涨幅:99.6/4000=2.49%、可见还达不到3%。

实际上今年许多企退人员,如果工龄本身比较短、又没有倾斜部分的,很多人个人涨幅都在2%~2.9%之间,达不到3%,这样的情况也属于正常的。

再比如在辽宁省,一位企退人员张大爷、工龄27年、67岁、养老金3500,按照辽宁今年的调整方案算下来能涨:33元+15+(27-15)*1.6+(3500*0.5%)=86元。

他个人的实际涨幅,26÷3500=2.4%,也小于3%。所以并非所有的企退人员涨幅都高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