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活到90岁的老人,基本上在70岁的时候,就不再做这些事了!

2025-02-01 14:17  网易

转眼间,我们就从牙牙学语的孩童,变成了两鬓斑白的老者。

你可曾留意到,在我们身边,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即便到了90岁高龄,依然能够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

这些长寿的老人,究竟有什么秘诀?他们为什么能够比别人活得更久、更健康?

其实,答案早就藏在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藏在了他们70岁时的那些选择里。

调查发现,那些能活到90岁以上的老人,在70岁的时候,就已经养成了一些共同的生活习惯!


早睡早起,长寿自然来

俗话说,"早睡早起身体好",这可不仅仅是一句空话。

调查发现,90%以上的百岁老人在70岁时就已经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因为,作息规律是健康长寿的头等大事。


我们的身体有自己的生物钟,喜欢随着日出日落而运行。

当我们熬夜到深夜,就会扰乱这种自然节律,导致内分泌紊乱,加速身体衰老。

美国科学家曾经做过一项有趣的实验,他们让一群志愿者在没有光线的环境中生活,结果发现,他们的生物钟周期被拉长到了约25小时。


这说明,虽然现代社会里有了电灯,但我们的身体节律仍然更倾向于随着太阳升起而苏醒,随着夜幕降临而休息。

长期熬夜,不仅会加速衰老,还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

熬夜会使交感神经长时间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熬夜还会抑制免疫功能,使人更容易生病。

更可怕的是,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熬夜可能增加多种癌症的患病风险,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等。

相比之下,早睡早起,顺应自然昼夜节律,对健康百利而无一害。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跟踪了2万多名护士长达6年,发现那些早上5:00-6:30起床的人,比那些8:00以后起床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要低27%,患II型糖尿病的风险要低29%。

早起还能让你的大脑更清晰,反应更敏捷。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习惯早起的老年人,认知能力衰退速度比习惯晚起的人要慢。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早睡早起?

专家建议,首先要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并坚持执行。

睡前不要做剧烈运动,不要饮酒、饮茶或咖啡因饮料,不要吃得过饱。卧室要保持安静、黑暗、适宜的温度。


不要在床上看电子产品,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

如果睡不着,不要在床上焦虑地等待,可以起来做些放松的事情,如听听轻音乐,泡个热水澡等。

早上醒来,不要赖床,应尽快起床,最好到户外晒晒太阳,让阳光来调节你的生物钟。


记住,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毅力,需要坚持,那些能活到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在年轻时就已经悟出了早睡早起的健康秘诀,并身体力行了几十年。


也许,此刻的你还在为一时的享乐熬夜,但不妨想象一下,当你70岁时回首往事,你是否会感谢曾经努力建立起良好作息的自己?

今天的选择,将定义未来的你,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向长寿老人学习,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用一个健康的作息,开启健康长寿的人生。


少食多餐,长寿秘诀

"民以食为天",饮食之于健康,可谓至关重要。

调查发现,90%以上的百岁老人在70岁时就已经养成了清淡饮食的好习惯。

他们明白,暴饮暴食不仅会让人发胖,更会增加各种慢性病的风险,是健康长寿的大敌。


暴饮暴食,尤其是经常吃高脂肪、高糖、高热量的食物,会导致肥胖,而肥胖是心脏病、糖尿病、某些癌症等多种疾病的高危因素。

美国的一项研究跟踪了12万名中年人长达20年,发现超重或肥胖者的寿命比正常体重者平均缩短3-10年。


肥胖还会加重膝关节、髋关节的负担,导致关节炎等问题,影响老年生活质量。

相比之下,清淡饮食,少食多餐,则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降低慢性病风险。


日本的冲绳县是世界长寿之乡,当地居民有"食不饱腹"的习惯,他们每顿饭只吃到八分饱,这样不仅能控制热量摄入,还能避免消化系统负担过重。

美国的一项研究也发现,将食量减少30%,可以显著降低心脏病、糖尿病、中风等疾病的发病率。


除了少食,均衡营养也很重要,长寿老人的饮食中,通常包括大量的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等植物性食物,以及适量的鱼肉、奶制品等动物性食物。

这种饮食模式可以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剂等营养素,同时避免了过多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


地中海饮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种饮食以橄榄油、蔬果、全谷物、豆类、坚果为主,适量食用鱼类、禽肉和乳制品,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健康的饮食模式之一。

当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非一蹴而就。


专家建议,可以从小事做起,比如每餐多吃蔬菜,少吃肉类;选择全谷物而非精制谷物;少喝含糖饮料,多喝水;外出就餐时选择较为清淡的菜肴等。

同时,也要学会倾听身体的信号,饿了再吃,吃到七八分饱就停止,不要勉强自己。


记住,饮食习惯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

那些能活到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在年轻时就已经意识到了暴饮暴食的危害,并开始一步步改变自己的饮食方式。


也许,此刻的你还在享受大鱼大肉带来的满足感,但不妨想象一下,当你70岁时回顾人生,你肯定会感谢曾经为健康而做出改变的自己。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向长寿老人学习,养成清淡饮食的好习惯,用一个健康的胃,铺就一条长寿之路。


动起来,向百岁进发

在所有影响健康长寿的因素中,坚持运动可能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一个。

调查发现,90%以上的百岁老人在70岁时就已经养成了规律运动的好习惯。


他们深知,久坐不动犹如慢性自杀,而运动则是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

现代社会,很多人的工作都是久坐的,这种生活方式带来了一系列健康问题。

久坐会导致肌肉萎缩,新陈代谢减慢,体重增加,还会增加心脏病、糖尿病、某些癌症的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甚至将久坐列为仅次于吸烟的第二大健康杀手。

一项针对80万人的大型研究发现,每天坐着的时间超过8小时,且没有其他体力活动的人,与那些坐着时间少于4小时且有活动的人相比,死亡风险要高出59%。

相比之下,坚持运动,哪怕是中等强度的运动,都能显著改善身体健康。


运动能增强心肺功能,控制体重,提高敏感性,降低慢性病风险。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跟踪了1.4万名男性长达12年,发现每周运动3-5小时,可以降低40%的心脏病风险。

另一项针对7万多名女性的研究发现,每天快走30分钟,可以降低20%的乳腺癌风险。


对于老年人来说,运动还能防止肌肉、骨骼流失,保持身体灵活性,预防跌倒,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那么,什么样的运动最适合长寿呢?

专家建议,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要结合起来。


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车等,能增强心肺功能,控制体重;而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瑜伽等,能增强肌肉力量,维持骨密度。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同时,每周至少进行2次力量训练,每次训练主要肌群。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一开始就达到这个运动量。

长寿老人告诉我们,关键是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可以从每天10分钟的散步开始,然后逐渐增加时间和强度。

哪怕是站起来活动几分钟,也比一直坐着强。


找一个你喜欢的运动方式,或者找个伙伴一起锻炼,能让坚持变得更容易。

记住,运动是一种投资,投资的是你的健康和未来。

那些能活到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在年轻时就已经意识到了运动的重要性,并坚持了几十年。


今天的行动,将定义未来的你。

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向长寿老人学习,养成规律运动的好习惯,用一个活跃的身体,迎接一个精彩的百岁人生。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