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女子感冒后突发幻觉,“看见过世的亲人跟自己说话”!医生提醒

2025-10-27 09:50  头条

她坐在诊室里,双手紧握,声音颤抖。说完"我感冒后开始听到奶奶喊我名字",她自己都愣住了。不是想象,不是梦,是清醒时的一种真实"对话"。

她说,她甚至能闻到奶奶做饭的味道。那天,她只是发了两天低烧,咳嗽流涕,连抗病毒药都没吃几次--可就是这场小感冒,像一扇门,让她突然掉进了一个"她从未相信过的世界"。

我遇到这个姑娘那天是周五,门诊人还挺多。她的经历并不罕见,只是大多数人羞于说出口。感冒后突发幻觉,在临床上有个名字:病毒相关性精神症状。别急着吓自己,它不是精神病,但也绝不是"心理脆弱"。身体有时候比我们想象得更脆弱,尤其是在免疫系统打仗的时候。

她是那种平时特别能扛的女孩,感冒从来不请假,照常上班、熬夜、喝奶茶、刷手机。她说那天晚上回家洗完澡,突然心慌、出汗、耳边开始有声音,像有人在叫她。她以为是错觉,结果第二天一早醒来,看到屋角站着她奶奶。

她吓哭了,后来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一整天。这种"急性应激型幻觉"在病毒感染后触发并不少见,尤其是24-35岁这类亚健康高压群体。

我查了一组2023年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医院的研究数据,有超过17%的年轻女性在病毒感染后出现短暂性认知障碍、幻觉或模糊意识,其中大多数在感冒发烧3天内出现。这个比例远高于我们以往的认知。

为什么会这样?病毒在感染时会诱发炎症因子风暴,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边缘系统和海马体这类情绪感知区。简单点说,就是身体发烧时,大脑也"烧"起来了。

我总跟门诊的姑娘们说,别小看每一次感冒,那不仅仅是扁桃体红肿的问题。当你熬夜、情绪崩、饮食乱的时候,免疫屏障是最先倒下的那一道。而免疫一旦失控,病毒就可能顺着神经通路"摸"到大脑。这种时候出现幻觉,不是精神有问题,是身体在报警。

我问她那几天吃了什么,她说几乎没正经吃饭,只喝了点酸奶和即食藕粉。这也是关键点。营养不良、血糖波动、微量元素缺乏会加重神经系统的敏感性。

尤其是感冒时,身体需要更多的镁、锌、维生素B群来维持神经稳定。我翻过一篇2022年《中华神经科杂志》的研究,发现感冒并发急性意识障碍的患者中,有近60%存在B族维生素摄入不足。

所以我通常建议,感冒时即便没胃口也要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复合维生素。哪怕是煮鸡蛋、牛奶、全麦面包,也比空腹熬夜强一百倍。身体不吃饭,大脑就会"自己找能量",有时候找错了地方,就可能出问题。

她提到幻觉那晚还喝了咖啡。我叹了口气。咖啡不是不能喝,但感冒时喝咖啡,真的会放大神经的兴奋性。咖啡因会刺激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加重焦虑、引发幻听和心悸。很多年轻人为了"提神",反而把自己逼到过度觉醒的边缘。我通常会说:感冒时的"清醒"不是靠咖啡,是靠休息。

她后来两天没睡好,幻觉越来越频繁。这里又是一个陷阱。缺觉是大脑最大的敌人之一。我在感染科轮转时就见过,连续熬夜后的轻度病毒感染,会在年轻人中引起短暂性精神错乱发作,症状包括幻觉、妄想、情绪反常。

这种状态不需要精神科长期治疗,但必须及时干预,否则可能演变成慢性焦虑或创伤记忆。那天我给她开了三天的镇静抗焦虑药,并嘱咐她回家必须关掉手机,睡满8小时。

很多人不愿承认自己需要帮助,但幻觉就是身体在用极端方式喊"救命"。三天后她再来复诊,说不再看到奶奶,声音也消失了。我看着她眼底的青黑消了些,终于松了口气。

我理解她的害怕,也理解她的羞耻感。很多人一听"看到幻觉",就以为是精神病。但在病毒感染的背景下,这是一种可逆、暂时性的大脑炎症反应。治疗及时,生活方式调整得当,通常不会留下后遗症。问题在于,我们总是等到"情绪崩盘"才开始关注身体。

她后来问我:是不是我太脆弱了。我说不是,是你太坚强了,坚强得忽略了身体正在求救。病毒不是唯一的敌人,我们的生活方式,有时候更像一场慢性的"自我攻击"。高压、熬夜、社交疲劳、营养缺乏,这些才是病毒背后的推手。

一个让我印象很深的数据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一项随访研究,在18-30岁人群中,感冒后出现"轻度精神症状"的发生率,从2018年的7.2%上升到了2023年的21.5%。

这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而是需要全社会关注的健康信号。尤其针对女性、学生、初入职场者、照顾者这类高风险群体,更应加强对病毒期心理和神经症状的识别与干预。

我总说一句话:每一次感冒,都是一次身体的"模拟地震演练"。如果这次你晃得很厉害,就要赶紧检查地基是不是出了问题。免疫力不是吃点补品就能提升的,它是由睡眠、饮食、运动、情绪共同支撑的一张网。

她出门前跟我说,她会跟单位请假几天,哪怕扣工资也要好好休息。我点点头,心里有点欣慰。健康不是停下脚步,而是知道什么时候该转弯。我们这一代人,太习惯忍了,但身体从不说谎,它只是用你听得懂的方式"抗议"。

在一次感冒里看见过世亲人听起来像故事,但对越来越多年轻人来说,这可能是现实。不是迷信,也不是心理暗示,是真实的神经系统超负荷反应。我只希望,下次你发烧咳嗽的时候,别再硬扛。多睡一晚、吃顿热饭、关掉手机,可能就能避开一次大脑"断电"事故。

我一直记得一句话:健康不是没有病,而是身体和心灵都能在风雨中恢复弹性。别等到幻觉出现,才知道自己已经撑太久。感冒不是考验意志的时刻,而是提醒你该对自己温柔一点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