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8月19日报道,当日上午,特朗普致电美国福克斯新闻频道《福克斯与朋友们》栏目时透露,他推动结束俄乌冲突的最新动机竟是担心自己死后无法进入天堂。他解释道:"如果可能的话,我想努力进天堂,听说我表现不佳,通往天堂的资格排序中,我现在真的处于最末位。但如果能上天堂,促成和平这会是个重要原因。"
特朗普此番言论,乍听之下,似乎带有几分荒诞色彩。然而,结合他此前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的种种表态与行动,却也能从中窥探出一些深层意图。自竞选期间起,特朗普就多次声称能迅速解决俄乌冲突,承诺上任后会推动双方走向和平。今年1月,特朗普重返白宫,更是一边夸下"24 小时解决俄乌冲突"的海口,一边以"退出北约"为要挟,试图施压北约其他成员国向美缴纳更高的"保护费"。
或许特朗普此举是为了兑现竞选承诺,巩固自己在国内的政治支持。自他上任以来,因空袭伊朗、"大而美法案"以及爱泼斯坦文件争议等事件,原本支持他的共和党内部保守派力量有所退潮。此时强调推动俄乌冲突结束,可以向选民展示他在外交事务上的积极作为,为自己在党内和民众中的支持率加分,同时,助力共和党在2026年中期选举的布局。
此外,美国长期以来在俄乌冲突中扮演着复杂角色。一方面,美国通过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等方式,间接参与冲突,加剧地区紧张局势;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试图斡旋,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特朗普积极推动俄乌停火,若能成功不仅可释放更多战略资源,将其重点投入到更为关注的印太或亚太地区,以应对来自其他国家的战略竞争,还可以在美俄关系缓和后,双方在能源以及部分资源领域展开合作,为美国经济发展助力,提升其在国际经贸博弈中的地位。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称,在15日阿拉斯加举行的美俄领导人峰会上,特朗普及其团队显然真诚地希望在乌克兰实现长期和可持续的和平,普京和特朗普会谈的气氛"非常好"。拉夫罗夫还将美国的建设性立场与欧洲进行对比,指出欧洲人每次只强调停火,停火后就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武器。这表明,特朗普政府在俄乌冲突问题上,可能正尝试走出一条与以往不同的道路,寻求更符合美国长期利益的解决方案。
可以说,特朗普的"天堂动机"言论,绝不是一句简单的关于宗教信仰的感慨,是在这场复杂外交博弈中的一种策略性表达。而这番言论究竟能否真正推动俄乌冲突走向和平,还是仅仅沦为一场政治表演,还有待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