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制药行业的威胁
如前所述,另一项单独"232调查"则涉及药品调查将审查所有药品进口情况,包括仿制药和非仿制药以及用于制造这些药品的成分。若该关税落地,这将对全球制药巨头造成打击,包括默克公司和礼来公司,它们几乎都在全球各地拥有数十个生产基地。
美国药物研究与制造商协会(PhRMA)发言人施莱弗(Alex Schriver)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药品历来被排除在关税之外,因为它们可能导致成本上升和救命药品短缺。"
华尔街著名投行Leerink Partners分析师莱辛格(David Risinger )在公告发布前致客户的一份报告中表示:"我们认为,对于受影响的公司,没有快速解决方案。重新注册制造工厂将耗时数年,而且成本高昂。"
当前制药商将面临两难选择:要么承担潜在的关税成本,要么在美国这个已经是全球最昂贵的市场提高药品价格。
"品牌药制造商在这里(美国)提高价格,在政治上会面临很大的风险,"布鲁金斯学会卫生政策中心高级研究员沃辛斯卡表示,"我确实认为,他们不会愿意将涨价转嫁给其他人。"
礼来公司首席执行官里克斯(David Ricks)近期表示,关税最终可能会削减制药商的盈利,导致他们缩减研发规模。"我们必须承担关税成本,并在公司内部作出权衡,"他表示,"通常情况下,这意味着裁员或削减研发投入,而我预测(削减)研发投入将优先考虑。这是一个令人失望的结果。"
特朗普曾多次抱怨美国制药商对海外生产的依赖。
针对药品的潜在关税将对爱尔兰产生巨大影响,爱尔兰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为540亿美元(约合476亿欧元),其中制药行业是主要影响因素。据知名投资银行和研究机构TD Cowen的分析,包括礼来和辉瑞在内的美国制药公司在爱尔兰运营近20家工厂,这些工厂向美国发货。
推动药物开发创新的美国生物技术行业也容易受到新关税的影响。生物技术创新组织 (BIO)主席克劳利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将生物技术供应链的关键环节重新转移到美国及其盟友,需要数年时间。我们需要注意这些拟议关税带来的负面影响。"
此前,彭博经济研究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拟议的关税政策也可能会推动印度药企在全球仿制药市场加速崛起。市场普遍预期,到2030年印度药企将占到全球仿制药收⼊的近50%,而2011年这一比例为27%,主要是由于欧洲和以色列药企的份额下滑,因为其中许多企业专注于研发更多品牌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