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军事战略为何转向“全面备战”?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2025-06-06 11:35  澎湃新闻

当地时间6月2日,英国首相斯塔默发表电视讲话,发布《战略国防评估报告》,宣布为了面对地缘安全挑战,英国将军队转向"备战状态",强化远程打击、网络作战和军工产能。

这是斯塔默领导的工党政府自去年7月执政以来出台的第一份事关英国国防的重大战略文件,也是未来5年英国政府积极备战的指导方针。英方试图通过"军事凯恩斯主义"推进英国国防战略、重建英国军事工业的"雄心壮志",但在面对多种限制因素的背景下,实施起来却面临诸多困难。

雄心勃勃的转型计划

《战略国防评估报告》由斯塔默政府委托一个独立委员会撰写,将在未来几年内影响英国武装部队的发展。报告针对英国武装部队的未来提出了62项建议,并被全部接受。这些建议中的重点包括:未来英国将建造多达12艘新型核动力攻击型潜艇,以替代现役的"机敏"级潜艇,并追加150亿英镑投资于主权核弹头计划,用于升级位于奥尔德马斯顿的核武器设施,确保英国"持续海上核威慑"能力的延续;采购7000枚本土制导弹及无人机,提升远程打击能力;新建6家弹药工厂实现"永不停歇"生产;设立"网络和电信战司令部",投入10亿英镑发展数字作战能力等。

英国之所以发布《战略国防评估报告》,首先是由于地缘政治压力。随着俄乌冲突持续、中东局势动荡及亚太战略竞争加剧,使英国深感传统海洋霸权受到挑战。尤其担心美国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后,欧洲防务缺口扩大,需自主强化威慑力。而且英国试图在北约内部争夺领导权,通过提升军备投入巩固"欧洲安全支柱"地位,避免被法国等国家取代。

同时,"脱欧"导致英国国际影响力下降,经济长期低迷。斯塔默政府以"国家安全"为核心政策,试图凝聚社会共识并转移对国内矛盾的关注。而军工投资被定位为经济增长引擎,按规划,相关军工投资将直接带动全国3万个高技能岗位,并在未来十年创造3万个学徒名额和1.4万个毕业生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