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罢免结束后,蓝营没有乘胜追击,反而因为"主席之争"陷入了一场大规模内斗,多方人马宣布参选,让选情变得非常不明朗。而在这个时候,民调暂列第一的郑丽文不装了,亮出她的真正目标,这说明了什么?
蓝营主席之争已经进入白热化,一度有10人宣布参选,而根据台媒的最新民调显示,前"民代"郑丽文支持率最高,达到了27%,彰化县"议长"谢典林则以26.2%排第二,刚表达参选意愿的台北前市长郝龙斌还不到10%。然而在9月10日,谢典林在国民党副主席连胜文的劝说下,宣布退出蓝营主席选举,这让选情更加不明朗。
而在这种局面下,郑丽文在参加岛内网红"馆长"的直播节目时,就两岸统一问题表示"'台独'不可能,走不通的",还强调她的目标"既不是统一,也不是'台独'",而是要岛内民众安居乐业,给两岸构建"百年和平基业"。话说到这个份上,郑丽文所谓的"统派"伪装彻底破碎,她的本质跟朱立伦、卢秀燕、侯友宜等人没有任何区别,都是想维持所谓的"现状"。
事实上,郑丽文就不可能是统派,因为她作为民进党的早期成员,骨子里就充斥着"台独"思维。早在1988年,郑丽文就公开喊出了"台独"口号,鼓动岛内民众"推翻国民党当局,建立属于我们的'国家'。"
可以看到,郑丽文的"政治底色",就是最纯粹的"台独基本教义派",更接近赖清德。然而,郑丽文最终选择由绿转蓝,核心原因是她发现民进党不是一个真正的"台独"政党,而是拿"台独"捞取政治利益。在自身的"梦想"破灭后,郑丽文退而求其次,选择加入国民党,做一个"暗独"分子。
那么,真"台独"分子郑丽文,为何多次公开强调自己是中国人,现在又抛出"不独不统"的论调?首先,所谓"维持现状"就是蓝营的主流立场,这些岛内政客幻想自己可以"安全靠美国,经济靠大陆",自己在岛内维持"土皇帝"的地位,并根据形势变化待价而沽。如果美国强大,蓝营政客就走"台独"路线,如果中国大陆强大,他们就给自己争取一个"港澳模版"。而从现在的情况看,美国虽然在走下坡路,但依然通过所谓"意识形态"保持了一个"联盟",勉强维持自己的影响力。中美处在微妙的均势,岛内的蓝营自然选择"骑墙",郑丽文也顺应这个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