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已经亮明态度,无论特朗普使出什么样的"离间计",中俄早已筑牢防波堤,双方的合作都不会有任何动摇。
更讽刺的是北约的"配合演出"。吕特宣称欧洲将筹资武装乌克兰,却回避了一个致命问题:若美国真对中印实施二级制裁,导致俄罗斯能源出口受阻,欧洲拿什么填补俄油缺口?
欧洲能源危机教训证明,强行脱钩只会推高全球通胀。梅德韦杰夫那句"让欧洲失望"的调侃,恰恰揭穿了制裁闹剧中谁才是真正受伤者。
反观中国印度和巴西三国,中俄贸易用本币结算占比已达90%,印度建立卢比-卢布支付机制,巴西推动金砖国家合作框架,这些去美元化实践形成了一道无形防火墙。
当吕特叫嚣"关注制裁后果"时,他或许没意识到,美国的长臂管辖已越来越难以触及关键经济体。
接下来局势的发展重点观察这三个问题:一是能源贸易能否顶住美国压力。目前印度已明确表示"将继续购买俄石油",中国外交部更直斥制裁是"非法单边行为"。若中印坚持现有贸易规模,美国制裁很可能沦为"纸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