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注意:土地承包最新消息!土地承包整省试点来了?无地、少地农户有4个好消息!

2025-11-01 21:39  头条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最近7省土地承包整省试点的消息一出来,不少农户心里打起了鼓:地会不会重分?进城了地还能留吗?旧证书还有用吗?今天就把这些"心头问"掰开揉碎,用政策给的"铁准信"让你彻底安心。

一、承包地会被打乱重分吗?"大稳定"是铁规矩,99%的地直接顺延

"是不是要重新分地?家里新增人口能分到地不?"这是试点扩围后农民问得最多的问题。答案很明确:绝不可能打乱重分,99%的农户承包地直接顺延。

政策早就定了"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

- 大稳定:原有承包地块、面积基本不变,之前咋承包的,延包后还咋来。安徽作为最早的试点省,已经给出了样板--截至2024年9月底,到期的437.1万农户里,95.2%都直接签了延包合同,没出现一例打乱重分的情况。

- 小调整:只针对极端情况,比如承包地被洪水冲毁、地震损毁等。即便要调,也得先经全村三分之二以上农户同意,再报乡镇、县级部门审批,流程卡得严严实实,不存在"暗箱操作"的空间。

另外,新出生的孩子虽然不分新地,但会作为家庭成员列入承包合同,平等享有权益;外嫁女只要没在婆家取得承包地,娘家的地就还归她,这都是政策明确保障的。

二、进城落户后地会被收走吗?自愿选择有保障,"退路"给你留得死死的

"进城落户了,老家的地会不会被集体收回?"这是进城农民的一块心病。现在可以彻底放心了:国家明确规定,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权作为进城落户的条件。

进城农户有两种选择:

- 想保留承包权:可以把土地经营权流转出去收租金,或委托社会化服务组织代耕,比如四川某试点村的农户,把地流转给合作社后,每亩年租金能拿到800元,还能在合作社打工挣工资。

- 自愿退出承包权:可以通过有偿方式转让给集体成员或退给集体,确保"退地有钱拿"。安徽就有农户自愿退出承包地后,一次性拿到了每亩上万元的补偿款。

简单来说,就是给进城打拼的农民留了条"稳后路",万一在城里待不适应,回来还有地种、有收益。

三、旧的承包权证还有效吗?不用换发新证,电子台账全国可查

"手里的土地承包权证用不用换?延包后会不会失效?"针对证件效力问题,政策也给了准信:已颁发的土地承包权利证书在新承包期继续有效,无需换发新证,仅需统一变更承包期限。

这张证书就是承包权的"法律身份证",明确记载土地位置、面积等信息,让农户对自家承包地"心中有数"。试点地区还同步建立了县级电子台账,实现跨省共享查询,既确保确权信息精准可查,也为承包权流转、抵押等提供可靠依据。

打个比方,湖南某农户拿着旧权证去银行抵押贷款,工作人员通过电子台账一查,信息准确无误,很快就办下了贷款,用来购买新型农机。

试点扩围背后的深意:给农民吃"定心丸",为农业注入"长期活力"

这次7省试点(河南、河北、山东、湖南、广西、四川、甘肃+原有试点省)可不是随便选的,这些省份都是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完成较早的地区,覆盖了全国22%的耕地,涉及数亿亩承包地和千万农户。

对农民来说,30年延包期定下来,才算吃了"定心丸"。敢花几万块买农机,愿投入精力改良品种,不用怕刚投完钱政策就变。对合作社、家庭农场这些经营主体来说,也能放心签长期合同,愿意往农业里砸真金白银。

按照计划,2025年底前这些试点省要完成确权颁证,2026年起向全国推开。如果你是试点地区的农户,现在就可以去乡镇农业部门咨询具体的延包流程了;要是你身边有农民朋友,快把这些"准信"转发给他们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