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刚:“俄罗斯需要什么、中国能提供什么”,这一点双方已达成共识

2025-01-03 15:29  观察者网

"中俄关系树立大国邻国之间友好交往的典范。"

在2024年底的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对中俄关系做出了如上评价。并表示,"面对国际风云变幻,中俄将保持高度战略互信,相互支持彼此发展振兴,共同维护全球战略稳定。"

俄乌战争以来,中俄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也遇到了诸如贸易结算、市场波动等问题。在俄乌冲突曙光未现、欧美经济制裁加剧的情况下,中俄贸易如何突破内外困境,实现优势互补,也成为2025年两国关系的重点。

对此,观察者网连线中俄商务园总裁陈志刚先生,请他从亲身经历出发,回顾中俄贸易发展历程,并就外界关心的贸易结算、远东开发问题进行解读。

【对话/观察者网 唐晓甫】

如何结合俄罗斯创意与中国产能,实现优势互补

观察者网:您作为中俄商务园总裁,亲眼见证了中俄贸易的长期发展。从您的角度看,中俄贸易总体经历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哪些特点?

陈志刚:2025年是我从事中俄商务工作的第32个年头。我是苏联解体后最早一批投身民营经济并从事经营活动的人之一。回顾这三十多年,中俄商贸关系能够发展到今天,实属不易。

自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市场一直风云变幻。早年在"500天私有化"改革期间,俄罗斯内部呈现出一片混乱无序的状态。当时的中俄贸易还是以"背包贸易"为主,形式相当原始。直到20世纪末,俄罗斯才逐渐从混乱中理清秩序。

俄罗斯经济真正的起点要从普京就任总统开始算起。普京在第一个任期内平息了车臣问题,使俄罗斯从寡头经济体制中逐步摆脱出来。但那时俄罗斯国内市场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国内经济和贸易对象也更多偏向欧美,主要依靠吸纳欧洲资本。

在普京第二任期(2004-2008年),国际原油价格飞涨,俄罗斯依托油气收入实现了系统性发展,且速度非常快,形成了新兴的中产阶层。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俄罗斯成为重灾区,新中产阶层在危机中迅速消解。由于当时国家资本只能勉强维持政府预算和国防等基础支出,俄罗斯政府整体对私营企业的支持处于力不从心的状态。

从2008年到2014年,俄罗斯一直在努力恢复营商环境,中国也向其提供了相当大的支持。中国的部分廉价、高性价比产品非常契合当地需求,对俄罗斯经济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这期间,尽管中俄之间逐渐形成一定的贸易格局,但当时俄罗斯对外贸易的主流依然聚焦欧美市场。直到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爆发,西方国家开始对俄罗斯实施局部制裁(但能源等领域尚未受到2022年那样大规模的制裁),俄罗斯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收入,但自那时起就已开始调整产业和政策布局。

中俄铁路运输 网络

2014-2015年起,俄罗斯主动推行"可替代进口"和"国产化"政策。尽管这些政策执行得并不彻底,成效也未尽如人意,但方向非常正确。正是这一系列自主生产政策,使俄罗斯在2020年疫情前在包括国防等多个工业领域都实现了较高的自给自足能力。这也为其随后应对疫情冲击、乃至发动对乌克兰的战争提供了资本和能力。而俄罗斯相当部分的"可替代进口"政策及"国产化"进程,本质上就是利用中国提供的中间产品,完成俄罗斯自身最终产品的国产化。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更为严厉的制裁,俄罗斯也因主动和被动两方面因素而加快了可替代进口和国产化政策,与我国也开展了更全面的合作。中俄两国拥有超过4000公里的共同边境线,经济结构高度互补。俄罗斯历史上从未如现在般清晰地认识到,要实现俄罗斯现代化,依靠印度、土耳其、伊朗等国家并不可行,中国是唯一能够帮助俄罗斯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观察者网:近年来中俄贸易成果斐然,您认为目前在哪些领域做得较好?未来在哪些方面还有升级空间?

陈志刚:现在双方对"俄罗斯需要什么、中国能提供什么"已经形成了较清晰的认知,许多中国企业正在紧扣俄罗斯的可替代进口与国产化战略,通过自身的中间产品,帮助俄罗斯在当地实现最终产品落地。为此,俄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中国投资,鼓励中国企业将部分产能转移到俄罗斯,协助其实现国产化。

推动对俄投资不仅是俄罗斯的需求,也是中国市场的需求。在长期贸易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俄罗斯商品在中国市场一旦走俏,俄方产能就跟不上。因而吸纳中国资金和技术到俄境内扩大再生产,然后再出口到中国,潜力非常大。

如何将俄罗斯的创意与中国强大的产能相结合,设计出符合俄罗斯国内和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这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这不仅能够快速提升"中国制造"在俄罗斯市场的认可度,更能创造前所未有的市场空间。俄罗斯的政治与文化影响力并不局限于本国,对独联体、中东、非洲等地区都有一定辐射;而中国以及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东南亚则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如果能将两国资源融合在一起,潜在的商业价值相当可观。

在科技领域,两国也有巨大合作空间。中国作为全球科技投资的重要落地点,拥有领先的市场需求和大规模科技应用场景;俄罗斯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方面实力雄厚,也有独到的思路和研究方法,并在化工、航空航天领域具备很强的竞争力。俄罗斯目前正全方位重建自身工业和科技基础,对中俄双方而言,这是一个释放科技潜力、构建多边合作机制并主导相关标准建设的良机。如果两国能够成功联手,便可在广大的南方国家乃至更广阔的国际舞台推广自己的技术与标准体系。

观察者网:普京在2024年末记者会上提到,俄中地方合作是双边关系的重要部分,并幽默地说"茅台也有,伏特加也有,但都要适量",强调了两国人员交往的重要性,认为俄中合作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他还指出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协作对国际局势具有重要影响,俄中贸易额将继续增长,双方联合投资项目为未来提供保障。您如何看待普京对于中俄关系的这一定位?

陈志刚:其实,中俄两国的专家早就在各自领域都达成了类似共识。如今国际形势瞬息万变,每天都有爆炸性新闻,在这样的背景下,中俄之间保持战略定力尤为重要。因此他多次强调,即使美国大选结果出现变化,中俄关系依然稳定;并且强调中俄之间的合作从不针对第三方,任何变量都不会影响两国关系。普京在年终记者会上的亲口表态,无疑给中俄两国的企业家和投资者打下了"定心针"。

普京同时提到要进一步加强两国往来,这是因为中俄经济结构上虽然互补,但双方在经贸合作的人才储备、基础设施等方面依旧不足,需要通过扩大人员交流和完善制度建设来弥补。苏联解体以后,中俄两国各自的海外投资更多面向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强化合作的过程中,两国才发现,过去的很多双边基础都依赖于第三方的基础设施,一旦遭遇外部制裁就会对中俄贸易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

为此,两国必须加强各层面的人员交流,不仅包括元首和总理的定期会晤和互访,还需涵盖各部长级、地方、教育和艺术等多领域的互动。目前,双方人员往来远不能满足需求,两国在经济、法律、文化、语言等多个领域专业人才匮乏,甚至不能满足当前10%的需求,双方都急需补足这一短板。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方面对此反应非常迅速:2023年已超过100万俄罗斯人获得赴华签证,而同期申请签证前往俄罗斯的中国人不足45万。2024年的数据或许会上升,但大概率依旧保持俄罗斯前往中国的人数显著高于中国前往俄罗斯的人数的情况。随着双方金融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中俄贸易规模有望继续大幅增长,达到3000亿美元甚至更高水平。但若要再往更深层次发展,双方需要对彼此的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普京提到"茅台也有,伏特加也有",正是希望两边逐步实现互联互通和标准互认,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还没到必须马上建立大规模跨境金融系统的程度

观察者网:此前,中俄贸易结算长期被视作贸易升级的重大难点。您认为这一问题近期是否能够得到解决?在技术层面上您有没有什么建议?

陈志刚:双方在贸易结算上受制于美国制裁的问题,经过大半年的磨合后已不再像先前那样尖锐,但可能仍会因各种手续而产生大约7%的额外成本。如果两国金融基础设施完备,且不受外力干涉,我认为中俄贸易额2024年原本有望达到3000亿美元。事实上,美国的制裁的确对中俄贸易产生了较大影响。

目前两国仍有多种途径可以解决结算问题,还没到非得建立金砖国家峰会上普京提出的单独结算机制的地步。我们下一步要重点观察2025年初美国和欧洲的政治走向,尤其是美国总统选举后的国际格局。如果美欧加大对中俄贸易的制裁和围堵,中俄之间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必然会加快;若制裁有所缓和,可能双方又会倾向通过多边合作的方式解决结算瓶颈。

观察者网:那么在俄罗斯方面,有哪些具体手段应对制裁?

陈志刚:中国更强调通过多边贸易合作来应对制裁,比如通过南南合作、金砖组织等平台;毕竟欧美国家不可能全面制裁所有国家,但这种合作机制确实会增加成本。同时,中俄间也在研究一种"记账式贸易协议",主要由中方主导,俄方对此尚未完全成熟。

除此之外,俄罗斯由于正承受史上最严厉制裁,在应对思路上更加灵活。比如,他们已开始允许在贸易中使用多种数字货币,包括比特币和其他数字货币都可以使用。这更多是一种权宜之计,但也反映了他们应对制裁的多样化探索。

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 网络

观察者网:近期俄罗斯通货膨胀率快速上升,会对中俄贸易产生多大影响?目前结算主要使用什么货币?是否会因为中俄贸易顺差而出现某种货币短缺?

陈志刚:通胀的确对中俄贸易造成影响,可能会导致货物还在运输途中就面临价格波动,从而带来亏损。就贸易而言,汇率高低并非最关键,关键在于汇率能否保持相对稳定和可预期。

现在中俄结算的大头是本币结算,占到90%以上,且以人民币结算为主。所以有人调侃,比起中国自己,俄罗斯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积极性更高。普京也曾指出,美国人最大的错误就是把美元当作制裁工具。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中小贸易目前采取"货物跨境、资金不跨境"的记账式贸易,通过"名义账户"实现结算。但这也容易受到中俄资金跨境流动不畅的制约,容易出现人民币短缺的局面,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之前的贸易实践中,确实会出现中国对俄贸易顺差积累了大量卢布,而俄方则缺乏足够的人民币的情况。为此,中俄双方也正在对贸易进行主动干预和调整,尝试避免大规模顺差或逆差。不过,要实现货币平衡仍需时间,也给双方带来诸多不便及一些不可预见的损失。

因此,接下来关键是建设两国间更加顺畅的跨境金融体系,至少要让人民币能在两国间自由跨境流动,保持银行间资金流动的平衡。也许从高层角度来看,中俄贸易如今的规模已基本与现有包括现金在内的结算体系相匹配,因此没有急迫性去推行更大力度的金融建设。

但我个人认为,中俄市场真实需求远远超过现有的贸易额和投资额,只不过当前金融和人才等基础条件尚不完备,贸然"过热"也未必是好事。如果中俄贸易未来遭遇瓶颈,无法满足双方基本需求,金融结算问题一定会迅速被解决。

中俄未来很有可能全面对接产业链

观察者网:俄罗斯远东的运输条件长期有限,您认为在这方面中俄能否实现更深层次的合作升级?比如火车轨距差异等问题,会不会成为障碍?

陈志刚:19-20世纪,各国出于国防层面的考虑才有了不同轨距的设计,以避免出现外国的军用列车直接驶入本国领土的情况,这一传统也被沿用至21世纪。但现在这些都不再是核心问题,反而一旦诸如东南亚某国铁路与中国接轨,当地发展便会得到明显提升。

从总体贸易交流角度看,中俄接轨当然十分重要。只不过俄罗斯只有西伯利亚大铁路一条主要干线,要想改造原线路轨距或新建与中国接轨的线路,短期内难度很大,而且投资量也非常大。假如将来俄罗斯修建第二条西伯利亚大铁路,中俄有望实现轨距接轨。

但现在修建一条贯通东西的干线对俄罗斯来说成本过于高昂,短期内可能性较小。况且,中俄眼下的运输问题并不是最突出的矛盾,曾有人做过尝试,从云南出发,两位司机轮流驾驶卡车,只需10天内就能抵达莫斯科。口岸数量也不会限制中俄贸易,仅黑龙江省就有19个中俄边境口岸,此外还有各省从中亚国家或蒙古前往俄罗斯的多条陆上通道。

另一方面,中俄双方也在共同拓展北极航线。根据规划,货物从北京出发,可以先取道海运,经北极航线到达摩尔曼斯克,再让货物接入俄罗斯境内铁路运输。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破冰技术的提升,北极航线几乎可以实现全年通航。目前该航线需求尚未充分释放,但如果未来需求增大,发展也会随之加快。此外,从有多条新疆通向中亚的铁路已经在运行,中吉乌铁路也在建设中。通往欧洲、中东的通道正在进一步拓展。

俄罗斯核动力破冰船 资料图

观察者网:中俄贸易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两国,也辐射到整个中亚地区。您与中亚地区的客户是否有过往来?近几年的变化如何?他们最主要的需求是什么?

陈志刚:这两年我与中亚客户接触较多,现在中俄之间的结算,其中一部分也是通过中亚中转解决。许多俄罗斯公司会在中亚注册公司,这样俄罗斯公司如果在华销售商品,只需让中方把钱打到他们在中亚的公司账户即可,俄罗斯公司会自己完成最后从中亚国家转账至俄罗斯国内的步骤。近年来,一些俄罗斯投资商也陆续到中亚发展,带动了该地区的投资与贸易。

中亚整体营商环境相对简单,且与中国之间没有太多壁垒,是我国潜在的重要投资目的地。但是中亚总人口规模有限,许多当地项目背后都有俄罗斯资本的参与,比例约占40%-50%。现在中亚本地经济活跃,所以去俄罗斯打工中亚人也变少了。这也导致俄罗斯国内中亚劳动力紧缺,在俄中亚工人的工资也水涨船高,渐渐接近俄罗斯本地水平,在俄罗斯雇佣中亚工人的成本大幅度上升。

由于中亚各国广泛参与各个国际合作组织(包括欧亚经济联盟、上合组织等),未来这些国际合作组织都可能成为中俄双方探讨贸易与结算问题的有效平台。

观察者网:您认为未来中俄是否有可能全面实现产业链对接?特朗普上台是否会对中俄贸易产生冲击?

陈志刚:我认为两国全面对接产业链的可能性非常大。俄罗斯很清楚,要想实现现代化和产业升级,离不开中国的帮助;而中国与俄罗斯的传统关系一向友好,也没有太多技术壁垒或其他限制。从现实来看,中国在俄罗斯的国产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产业链对接只是时间问题。

毕竟两国的产业互补性极强,俄罗斯是能源大国,中国是消费大国。若两国在能源、科技、制造、消费市场等领域实现深度合作,经济竞争力会显著提升。事实上,若无外在干扰,仅凭市场机制的力量,中俄就能形成较全面的对接。

特朗普上台后势必会继续遏制中国,但只要中俄坚持推动合作,其实难以被外力完全阻断。中俄应当坚定不移地在各领域开展合作,突破西方搞出的所谓"小院高墙"。在中俄两个大国共同推动下能够维护世界格局的相对稳定和合作发展,也有利于其他南方国家推进多边合作机制。只要多边合作形成合力,任何外部封锁都只是暂时的。而西方国家只会在无法阻挡某种趋势时,才会转而寻求对话或缓和。

观察者网:部分人士担心特朗普上台后俄罗斯会"转向",对此您怎么看?

陈志刚:普京在特朗普赢得选举后不久,便在莫斯科举办了"俄罗斯的召唤"活动,会上他明确表示,无论世界格局如何变化,都不会动摇中俄之间稳定、可持续的合作。俄罗斯精英阶层对此也有清晰认识:即使欧美取消制裁,也不会影响中俄合作。梅德韦杰夫先前访问中国时也提到,盎格鲁-撒克逊国家想挑拨离间中俄关系是不可能的。

俄罗斯对中俄合作的态度非常理性,也相当务实,他们视中国为可长期合作的建设性伙伴。俄罗斯普通民众也逐渐认识到,与欧美的友好往往附带各种条件与代价,而与中国的合作是相互补充、稳定而且互相尊重的。因此,俄罗斯社会各阶层对中国的认知都是积极的,而且经历了多次国际风波后更加成熟、理性。我个人认为,这种全方位的良好认知并非轻易形成的,实属不易。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