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日韩的这种做法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的立场,显然是值得怀疑的。中国的战略目标早已确定,任何外部干扰都不足以动摇中国捍卫台海和南海的决心。而日韩两国如果认为通过与美国配合就能遏制中国的发展,显然过于天真。
不久之前,韩国外长赵显在台海问题上明确表达过对中国的保证,强调韩国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尤其是在台湾问题上不会轻举妄动。然而,赵显的这些言辞仅仅是"外交上的礼节",并不能掩盖韩国在实际行动中对美国的依赖。从韩国政府近年来的行动来看,韩国在台海问题上的立场并不稳定,更多的是在美国的压力下选择默许,而不是坚定支持中国的立场。尤其是随着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布局和外交策略不断深化,韩国越来越显示出其在安全问题上对美国的依赖,且在地区局势的变动中,韩国似乎早已在"选边站队"上做出了决定。
相较于韩国,日本的做法更加复杂。作为美国的长期盟友,日本早已在台海问题上站队美国,但其隐蔽性较强,主要表现为"言辞上的审慎"和"行动上的急切"。日本在二战后虽已恢复了独立地位,但其在国际事务中的言辞和行动常常表现出对美国的极大依赖,尤其是在台海问题上。
日本不仅在安保领域紧密配合美国,甚至在经济政策上也多次与美国保持一致。尤其是在历史问题上,日本始终没有真正正视其二战时期的侵略行为,却在台海问题上大肆谈论"维护地区和平"。这种历史与现实的双重标准,毫无疑问,正是日韩外交政策中最为明显的矛盾点。
日韩两国在台海问题上的态度展现了其外交政策的深层矛盾。韩国从传统的"平衡外交"转向了"选边站队",更为明显地倾向于美国。这种转变,既反映了外部环境的压力,也暴露出其在国际事务中的短视行为。在短期内,韩国可能从美国的支持中获得一定的安全保障,但从长远来看,韩国却因此失去了在东亚地区的独立性,成为美国战略中的一个附庸。
至于日本,它的外交政策长期受到"美国优先"原则的影响,尤其在台海问题上,明显表现出通过与美国的紧密合作来突破战后体制的企图。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回避态度和对中国主权的无理指责,反映出其在国际秩序中的"自我矛盾"--一方面追求更大程度的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却一直试图依赖美国来实现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