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罕见对俄方“说不”:中俄“能源命脉”的主导权需掌握在中国手里!释放何种信号?(4)

2025-04-17 17:07  头条

【中国仍旧愿意讨论"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

需要注意的是,"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似乎也出现了变化。中俄最初的计划是修建一条经过蒙古国的管道,但中方此次表示现在是有经过蒙古与不经过蒙古两条路线可选,中俄还没有正式确定路线。

而不走哈萨克斯坦也不走蒙古,中俄能够选择的,便只剩下在俄远东与中国东北再修建一条新的管道。这种安排的好处是中俄可以大量利用国内现有管道进行运输,中国境内的运输距离也相对较短,即便要重新搭建一部分管道,需要投入的资金也会比在建一条西气东输管道要少。

当然,中俄在天然气管道建设上出现分歧,不代表中俄能源合作出现大问题。中方此次的表态,更多的是体现了中国在能源问题上的审慎态度,同时揭示了跨境能源合作中复杂的现实制约。俄方急于突破西方制裁下的能源困局,中方更关注成本控制与供应链安全之间的平衡--这种微妙的张力恰恰反映出大国能源外交中利益与风险并存的本质。

真正的战略伙伴关系,不仅需要共享红利,更需在博弈中锻造出可持续的互信框架。这条尚未落定的天然气管道,或许正是中俄在能源领域实现突破性创新,巩固能源合作压舱石地位的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