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科斯以为抱上大腿就能高枕无忧,结果发现自己不过是美国战略棋盘上的一枚廉价棋子。
而就在菲律宾焦头烂额的时候,美国总统突然对中国态度变了。芯片禁令松动了,芬太尼问题不提了,甚至放出风声说要访华。这一连串操作,搞得国际社会一头雾水:美国这是要转向了吗?
其实仔细想想,逻辑并不复杂。美国那些科技巨头早就受不了了,英伟达、高通这些公司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结果政府一纸禁令,直接断了财路。资本家可不管什么"国家安全",利润才是硬道理。
所以最近美国悄悄放开了H20芯片对华出口,虽然性能阉割得厉害,但好歹是个态度。至于芬太尼问题,以前是甩锅中国,现在突然改口说"中国在帮忙",明摆着是在为后续谈判铺路。
但这些"善意"背后,美国的战略目标一点都没变。放开低端芯片,是为了拖慢中国自主研发的脚步;缓和语气,是为了争取谈判筹码。
真正的大招,可能还在后头。而对于菲律宾这样的"小弟"来说,最可怕的不是美国对中国强硬,而是美国突然对中国客气了--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很可能被当成"交易筹码"随手扔掉。
马科斯这趟华盛顿之行,注定是血本无归。关税?美国不会松口;安全承诺?美国不会给;技术合作?更别想。菲律宾能得到的,顶多是一两句口头安慰,外加一堆根本兑现不了的"空头支票"。
特朗普(资料图)
而与此同时,中国在南海的巡逻越来越频繁,对菲律宾农产品的限制也越来越严格。马科斯以为靠上美国就能对抗中国,结果发现自己两头不讨好,国内支持率还跌到了54%,反对派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再捅他一刀。
这场闹剧最讽刺的地方在于,它完美诠释了小国的悲哀--在大国博弈中,你没有选择权,只有被选择的命运。美国需要你时,你是"重要盟友";美国不需要你时,你连讨价还价的资格都没有。
而中国早就看透了这一点,所以不管美国怎么变,中国的策略始终很明确:发展自己的技术,巩固自己的国防,扩大自己的朋友圈。你爱来不来,我自巍然不动。
说到底,国际政治从来不相信眼泪,只认实力。菲律宾如果还不醒悟,继续在南海问题上玩火,最终只会发现自己连"棋子"都当不成,直接沦为"炮灰"。而中国要做的,就是继续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