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攻击型核潜艇首泊冰岛 俄罗斯反应强烈(2)

2025-07-19 15:08  澎湃新闻

俄罗斯核潜艇在北极活动

实现冰岛地缘价值战略提升

此次美军核潜艇停靠冰岛雷克雅未克,绝非临时补给的偶然动作,而是经过精密计算的对俄战略试探,是美国提升冰岛在北约军事地位和地缘价值以及加快推动北极军事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冰岛正在从"战略缓冲区"向"前沿基地"的转变。

从地理位置来看,冰岛地处"格陵兰-冰岛-英国"(GIUK)缺口的核心地带,是连接大西洋与北冰洋的咽喉要道,在北大西洋地区处于非常独特的地理位置。北约前欧洲盟军最高司令克里斯托弗・卡沃利曾明确指出,GIUK 缺口的控制权"对美国国家安全绝对关键"。历史上,美国空军第57战斗机联队曾在此部署F-15战机,并派出P-3"猎户座"反潜机轮番值守。冷战结束后,美国仍将P-8A "海神" 反潜机轮流部署于此,北约战机也持续为无自主空军的冰岛提供防空掩护。而2023年美军B-2隐身轰炸机首次降落凯夫拉维克基地,也体现了将冰岛打造成"核威慑前沿"的战略意图。

此次核潜艇"纽波特纽斯"号的停靠更是体现了美军这一战略意图。目前,俄军的主力潜艇部队(比如"亚森"级核动力攻击型潜艇)基本都集中在摩尔曼斯克地区,远洋巡航时若想威胁美国东海岸,必须穿越GIUK缺口,使得这一狭窄水道成为俄罗斯北方舰队潜艇进出大西洋的必经之路。美军将核潜艇部署此处,将具备对GIUK缺口的全天候监控能力,相当于在对手的"战略走廊"中楔入一枚"水下钉子"。此外,冰岛雷克雅未克港水深达15米,可容纳万吨级舰艇,其地理位置距离俄罗斯北方舰队总部北莫尔斯克仅2000公里,美军核潜艇从此处出发,可在36小时内抵近俄领海边界,可对俄北方舰队构成直接威胁,将其在北极地区抗衡俄罗斯的"前沿基地"前推上千公里,产生重大的威慑效果。

在作战模式上,美国通过此次核潜艇停靠也将塑造北约协同的新 "冰岛模式"。 在此之前,美军核潜艇在北极执行任务时,需从苏格兰或挪威基地往返,可停靠的最近基地是苏格兰克莱德海军基地(距冰岛700英里,约合1127公里)和挪威格罗松德港(距冰岛900英里,约合1448公里),单次航程需14天。而美军若将冰岛作为轮换基地,不仅可为核潜艇提供了理想的后勤支点,还将其与加拿大哈利法克斯基地、挪威博德港与串联,形成跨大西洋北极防御三角,极大地推动了北约北极司令部的实质性运转,并显著缩短北极危机冲突的响应时间。

兵韬志略|美攻击型核潜艇首泊冰岛,对北极战略布局全面升级

美国核潜艇在北极区域破冰浮出水面

北极"安全困境"呈螺旋式升级

美军核潜艇停靠冰岛雷克雅未克直接撕开了北极地区"低紧张局势"的脆弱伪装,使得"安全困境"呈螺旋式升级。近年来,俄罗斯持续强化在北极的军事存在,不仅在芬兰边境增兵,其潜艇活动频次更是创下数年新高,导致北极的 "冰与火" 博弈愈演愈烈,不断将军事化进程推向临界点。

从核潜艇的性能来看,"纽波特纽斯"号虽是20世纪八十年代服役的"洛杉矶"级潜艇,但其静音性能与"战斧"巡航导弹的远程打击能力,仍是对俄水下力量的致命威胁。例如,"纽波特纽斯"号可指挥12艘"虎鲸"潜航器组成侦察集群,覆盖半径达200公里的海域,实时追踪俄军潜艇动向。而每艘"虎鲸"携带6枚MK-54轻型鱼雷,可对俄军潜艇构成"蜂群打击"。2024年9月,俄军"别尔哥罗德"号特种核潜艇携带"波塞冬"核鱼雷潜入格陵兰海域,引发了北约紧急启动"北极盾牌"反潜演习。美军随即派出"纽波特纽斯"号前出拦截,双方在巴伦支海展开长达72小时的"猫鼠游戏"。

此外,美国将攻击型核潜艇停靠冰岛,还表明了其要强化在北极地区对核潜艇部队的部署和使用,将其打造成应对俄罗斯潜艇的 "前哨站"。"纽波特纽斯"号核潜艇停靠后不久,美军欧洲司令部就宣称,此举是为"向对手传递战略信号",后续不排除美国通过强化与冰岛的防务合作关系,让攻击型核潜艇频繁地部署在冰岛的港口,以此强化其在北极不同区域、不同方向的水下进攻能力。此外,美国攻击型核潜艇还将会扮演"水下间谍"的角色,对俄罗斯北方舰队的母港,包括北方舰队的舰艇活动情况和演习情况进行跟踪盯梢、数据搜集等。

面对美国的挑衅举动,俄罗斯反应强烈,警告此类行动将"易引发误判"。目前,俄军现役核潜艇数量为43艘,其中"亚森-M"级已服役3艘,配备8枚"玛瑙"高超音速反舰导弹,突防速度达8马赫,特别是水下噪音为95分贝左右,接近海洋背景声,而美军"洛杉矶"级噪音约110分贝。此外,俄罗斯海军还拥有"别尔哥罗德"号多功能多用途的核潜艇,可以配备"波塞冬" 核动力无人潜航器,射程达1万公里,可绕过北约防线,直击美国本土,对美国的沿海军事设施均会构成很大的威慑和制衡。

针对美军核潜艇依托冰岛基地可将对俄北方舰队的反应时间缩短60%的情况。俄方对此的回应是将加速部署"锆石"高超音速导弹,使其射程覆盖凯夫拉维克基地,并宣称将使冰岛成为全球火力最密集的区域之一。这些举措都将导致北极地区军事博弈更加激烈,从之前的"威慑展示"转向"实战准备",而大国围绕资源、航道与战略通道的争夺也将催生新型战争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