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冒充央视主持人李梓萌形象带货

2025-11-17 16:33  头条

最近发生一件让人担心的事,有人用AI技术模仿央视主持人李梓萌的形象,在直播间里推销鱼油产品,背景布置得像新闻演播室,她穿着西装,说话语气也学得很像,很多人以为是真实的节目推荐,就下单购买了,结果发现所谓保健品只是普通糖果,连正规备案都没有,有人吃了没效果,还有人因此停药导致身体变差,最后被送进医院治疗。

这件事不是偶然发生的,背后有一个黑产团伙在专门做这个,他们从网上找来李梓萌的视频,用AI模型合成她的形象和声音,画面很流畅,帧率达到30,普通人根本看不出是假的,他们还加上央视风格的字幕和专业用语,让人觉得很可信,买一个这样的模型,最便宜的只要三千块,贵的要五万,有人花了七千块买了模型,再投了一百万广告费,一周就赚了一千二百万,退货率虽然高,但照样能赚钱。

不止李梓萌被人盯上,演员温峥嵘也被AI克隆了,同时出现在三个直播间里卖不同的东西,奥运冠军全红婵的声音被拿去卖土鸡蛋,这些数字人模型在暗网上流通,一个明星能做成好几个账号,跨平台使用,一套模板反复套用,操作起来就像流水线,成本低,效率高,风险小。

这么多人会被骗,是因为大家特别信任央视主持人,李梓萌每年播出新闻上百次,观众觉得她不会说谎,也不会去带货,这种信任被骗子拿来利用,他们其实不是在卖东西,而是在贩卖"权威感",你看到的是李梓萌的样子,听到的是她的声音,但内容都是假的,这件事不只是诈骗那么简单,而是把大家对公众人物的信任当成了工具来收割利益。

监管这边总是跟不上节奏,网信办清除了上万个假账号,市场监管局对涉案公司罚了二十万,可这点钱对骗子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模型能够无限复制,账号删掉后立刻就能重新注册,消费者想要维权的话,得自己去证明视频是AI制作的,还得找到专业工具和律师帮忙,普通人根本没有这份精力和能力。

技术发展得太快,法律和平台都跟不上节奏,平台算法无法识别出那些模仿央视风格的虚假内容,处理方式依然停留在靠人举报、再下架罚款的老路子,法律也没有明确规定用AI冒充真人该判多少年,现在技术已经可以逼真模仿真实人物,可制度还停在原地打转,整个信任体系就这样被慢慢侵蚀。

我确实很担心这件事,如果连央视主持人都不能相信,那以后还能相信谁呢,政策宣传、疫情通报、突发事件通知,这些重要信息要是被AI技术搅乱,后果真的很难想象,这不是某个明星的私事,也不是个别消费者的损失,而是整个社会信任基础在慢慢垮掉,大家现在可能还没完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等到真正出了大事再想补救,恐怕就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