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联社指出,韩国特使团此访与李在明访美行程高度重合,这种一边访美、一边派特使访华的安排,被解读为韩方意在表明不会忽视对华关系。
过去几年,中韩关系系一度陷入低谷。2017 年,韩国不顾中方反对,执意部署美国"萨德"反导系统,中方认为严重损害中国战略安全利益,两国经贸、人文交流因此大幅降温,直到数年后才逐步修复。2023 年,尹锡悦政府在涉华议题上多次发表不当言论,导致两国间政治互信受到严重侵蚀,双边关系遭遇寒流。
韩国新政府上台后,多次作出重视对华关系的积极表态,两国关系趋于回暖。
面对韩方的积极信号,中方也给出明确回应。今年恰逢中韩建交33周年。我外交部长王毅表示,两国关系正处于改善发展的重要时期,中方始终重视中韩关系。中韩关系发展历程证明,睦邻友好、求同存异、拓展合作是正确的选择。中方对韩政策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双方应恪守建交初心、坚定友好方向、拓展共同利益、改善国民感情、妥处敏感问题,推动中韩关系沿着正确轨道行稳致远。
值得一提的是,9月3日,韩国现任国会议长禹元植将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据韩国KBS电视台报道,随同禹元植出席活动的还有执政党共同民主党议员朴智元、金太年、朴钉等,在野党议员金成元、金俊亨等。这些议员都"对两国关系有着高度理解",主要是韩中议员联盟成员。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博士李成日认为,李在明上台之前就强调务实、平衡外交,现在必然在中美之间采取一定的平衡。当然,对韩国来讲,韩美同盟是对外政策基调,所以他先访问美国,通过两国首脑会谈来巩固韩美同盟,稳定国内的支持率。但这次有一点不同的是,访美之前先访日"求教",增加对美外交筹码。
另一方面,韩国近日的种种安排表明,韩国虽然重视韩美同盟,但不会忽视对华关系。"但关键在于,李在明访美时对涉华问题如何表态,需要进一步跟踪观察。"
李在明如何应对美国所谓的"中国考题"?
美国媒体及学界对李在明政府的外交动向高度关注,尤其聚焦其如何在美中之间寻求平衡,将"处理对华关系"视作李在明面临的重要"外交考题"。
美国《纽约时报》称,李在明在竞选中曾表示,如果有必要,他愿意"爬到特朗普两腿间"以保护韩国的国家利益,但同时强调"我也不是任人宰割的人"。
报道称,两人都曾在暗杀中幸存,都表达出愿与朝鲜领导人会面的意愿,但在军事战略方面两国有着几大分歧。数万美军长期驻扎在韩国以威慑朝鲜,但特朗普政府要求韩国在国防上承担更多责任,同时扩大驻韩美军的作用以"遏制中国"。
此前有报道称,美国近期向韩国施压,要求扩大《美韩共同防御条约》的适用范围。原本条约仅覆盖朝鲜半岛及周边水域,但美方提出将其扩展至"整个印太地区",明确意图将韩国卷入台海潜在冲突中。
《纽约时报》指出,韩国方面担心,美国所谓"战略灵活性"可能削弱韩国安全,也会增加其卷入台海冲突的风险。
韩国国家安保室长魏圣洛22日表示,韩美应确保战略灵活性"不会削弱韩国安全",也不会影响联合威慑朝鲜能力,双方在这些方面达成了一些共识,但韩国官员们对特朗普的不可预测性持谨慎态度。
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韩国问题专家西德尼·塞勒(Sydney Seiler)的观点臆测称,如果特朗普觉得他需要从李在明处获得更多公开声明,以显示韩国在应对"中国经济和军事威胁"上与美国合作的立场,这或许会迫使李在明做出更多计划外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