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试射“最成功导弹”,专家:战时应急产物但对乌有战略意义(2)

2025-08-24 15:43  澎湃新闻

军事专家韩东向澎湃新闻分析称,从"火烈鸟"外形、制导方式和气动布局来看,这款导弹是乌克兰战时情况下成本和技术妥协下的产物,是一种简易的巡航导弹,比如弹翼没有采用折叠设计,发动机也置于弹体外部,制导方式也只有GPS+惯性导航。

"而先进的巡航导弹通常采用折叠弹翼,可装进发射箱或发射管,发动机也会整合到弹体内部,制导方式除了惯导和卫星导航,通常还有地形匹配制导或图像匹配制导,"韩东介绍说,"这样导弹才能在超低空飞行和具备更强的抗干扰能力以及命中精度,比如大众熟知的'战斧'巡航导弹就采用上面说的多种先进设计和设备。"

"'火烈鸟'导弹的设计和定位是符合乌克兰的战时情况,气动布局设计相对简单,成本低且易于短时间内大批量生产,是当下乌克兰国防工业能够批量生产的、比自杀式无人机威力更大的武器,毕竟俄罗斯一直持续打击乌克兰的国防工业。"韩东表示。

乌克兰为何此时公布?

目前,美俄乌欧正在为停火或和平协议进行密集的沟通,乌克兰此时公布"最成功的导弹"的举动引发了外界的讨论。

《经济学人》刊文称,拍摄导弹照片的乌克兰摄影师卢卡茨基表示,这种导弹已经进入批量生产,标志着乌克兰国内导弹开发工作向前迈出了显著一步。在《经济学人》看来,这是乌克兰方面释放的战略信号。

这款导弹射程3000公里,显然是用于战略打击。乌克兰媒体称,"火烈鸟"导弹具备覆盖俄罗斯境内多数重要军事目标的能力,包括90个空军基地中的70个,以及主要导弹和无人机生产设施,凸显乌克兰在国防自主研发上的重大进展。专家分析,这款导弹的远程打击能力将大幅提升乌克兰的战略威慑力,可能改变区域军事平衡。

《基辅独立报》刊文指出,从国防战略来看,乌克兰国产远程武器至关重要,乌方继续扩大国产武器生产。此前有消息称,乌克兰自主研制的一款导弹已完成实战测试,正在进行批量生产。但目前尚不清楚这款导弹具体何时投入战场。

这是乌克兰官方第二次公开导弹研发的重大成绩。据央视新闻去年8月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7日(当月)向媒体表示,乌克兰军事工业综合体已成功研制了首款国产弹道导弹并顺利完成了测试。但他拒绝透露有关导弹的任何细节。

其实在俄乌冲突之前,乌克兰曾展示类似于"战斧"的现代化巡航导弹,该导弹命名为"风筝",外形上与"战斧"导弹非常相似

乌克兰官方没有公布首款导弹的型号和性能。美国军事网站"战区"刊文认为,该导弹可能是乌克兰此前公布的"雷霆-2"弹道导弹,导弹于2014年后开始研制,导弹所用的火箭发动机在2018年开始测试,外形与俄罗斯"伊斯坎德尔-M"战术弹道导弹非常相似,最大射程超过500公里。

"火烈鸟"导弹对于乌克兰来说确实是一款意义重大的武器。"战区"刊文指出,如果"火烈鸟"导弹批量生产,将为乌克兰提供一种新的、非常有价值的手段,以更具破坏性的方式瞄准俄罗斯境内的关键地点。该导弹的喷气式动力设计还为深入俄罗斯领土提供了速度和生存能力优势,特别是与乌克兰现在依赖的改装轻型飞机和其他远程无人机进行此类打击相比,"火烈鸟"导弹速度更快,突防能力更强。

"1吨重的战斗部威力也是比较大的,在西方技术的支持下,很可能为这款导弹集成军用级的GPS制导,抗干扰能力更强,导航精度更高,命中精度可以在5米以内,具备很强的精确打击能力。"韩东表示。

"乌克兰此时公开这款导弹也是释放威慑信号,即如果继续打下去,乌克兰的远程打击将给俄罗斯境内造成更大的损失。"韩东分析认为。

"战区"刊文认为,在战略层面上,"火烈鸟"可以为乌克兰提供一个宝贵的额外谈判筹码,因为它可能威胁到俄罗斯的广阔地区。作为一种国产武器,乌克兰军队将有更多的自由来使用导弹来攻击俄罗斯境内的目标。西方国家断断续续地限制乌克兰使用他们所提供的弹药攻击俄罗斯本土目标,并以其他方式向乌克兰施压,要求其不要打击某些类别的目标。

"俄罗斯对这款导弹应该也会非常关注,会想尽办法打击这款导弹的生产工厂和部署基地,同时也会针对性调整国内的防空部署,因此,这款导弹的战场效能和战略意义有待进一步观察。"韩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