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寒露是阴天,农民一年闲”,3种天气要警惕

2025-10-08 20:33  网易

农谚"寒露现三象,农民一场空"中,"三象"指的是寒露当天或寒露时节可能出现的三种对农业生产有危害的天气现象。

按照"寒露现三象,农民一场空"的说法,一旦出现这3种不利的天气表现,会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造成一定的减产,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绝收。

有朋友可能会问,到底指哪3种不利的天气?具体如下:


1、寒露风

寒露当天刮风,主要是由于北方强冷空气南下,使南方地区出现温度低、风力大的天气。

从南方农业种植角度来说,此时南方的晚稻多处于抽穗扬花或灌浆的关键阶段。

刮风预示着降温,而长时间的低温,会导致花粉粒不能正常成熟,影响水稻的开花、授粉和灌浆过程。

在上述天气的影响下,水稻会出现空壳、瘪粒现象,抽穗期也会延长,空粒率进一步增加。

特别严重的情况下,双季晚稻的空壳率可达一般左右,甚至绝收。

此外,寒露风带来的低温还可能造成后续无法正常生长,进一步降低水稻产量。


2、寒露雨

寒露时节出现的降雨,一般情况下,具有湿度大、云量多、日照少、阴天多等特点。

到了寒露时节后,正值"三秋"大忙时节,无论是秋收晒粮,还是秋耕播种,都需要晴朗天气。

如果遇到持续的阴雨天气,会导致已成熟但未收获的农作物发霉、长芽。

同时对于还在生长的农作物来说,阴雨天降低植株的光合作用,影响晚熟作物成熟,或因生长积温不够而减产。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还会耽误秋耕、秋种,耽误最佳的播种时间。

而对于已播种但未出土的种子来说,容易出现沤根现象,比如小麦的出苗率会大大降低,不利于高产的形成。


3、寒露霜

到了寒露节气后,虽然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但正常情况下,初霜多在10月下旬出现。

如果进入寒露节气后,就遇到了下霜情况,属于早霜现象。

下霜过早的话,可能会导致尚未完全成熟的农作物提前枯萎,降低产量。

以晚稻来举例,早霜出现的早,温度下降早,会影响正常的授粉灌浆。

而对于红薯的话,经过霜打以后,地上部分的叶片也会逐渐枯萎,地下的块茎无法充分膨大,产量会下降。

此外,霜的过早出现,还可能使一些耐寒性较差的蔬菜和水果遭受冻害,比如茄子、辣椒等,叶片也可能会提前枯萎、果实腐烂,果树果实的品质和产量受影响。


看到这,相信大家对于"寒露现三象,农民一场空"的说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频道热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