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政坛新势力崛起 佩通坦怎样才能重新赢得泰民众支持?(2)

2025-07-02 14:31  头条

2023 年泰国大选前夕,曼谷街头的广告牌上,佩通坦微笑着的面庞与 "和解与复兴" 的标语交相辉映。彼时的泰国,正深陷三重危机:旅游业因疫情萎缩 65%、青年失业率攀升至 18%、南北部经济差距扩大至 4:1。佩通坦没有选择站在演讲台上高谈阔论,而是化身 "田野政治家"-- 她头戴斗笠考察呵叻高原的橡胶园,与渔民共同修补宋卡府的渔网,在曼谷唐人街夜市倾听华裔商贩的经营困境。这些深入基层的调研,最终凝结为为泰党的 "百日振兴计划",精准直击经济复苏、社会公平两大核心议题。

面对泰国政坛特有的 "三角权力结构",佩通坦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政治智慧。当为泰党以 218 席赢得大选后,她没有急于组阁,而是耗时 42 天与 8 个政党展开 17 轮闭门磋商。在涉及军队预算与王室事务的敏感条款上,她既坚持 "提高军人待遇""维护王室尊严" 的原则性表述,又在地方自治权分配等问题上做出灵活让步。这种 "刚柔并济" 的谈判策略,最终促成了囊括多个政治派别的联合政府,创造了泰国近二十年来最广泛的执政联盟。

执政后的政策落地,更彰显钦那瓦家族的 "务实基因"。针对旅游业复苏,佩通坦推出 "数字文旅" 计划:一方面投入 50 亿泰铢升级普吉岛、清迈的智慧旅游系统,实现 "一部手机游泰国";另一方面联合 TikTok、Instagram 等平台,打造 "泰式生活美学" 全球推广矩阵。农业改革领域,她推动的 "区块链 + 大米" 项目,让呵叻府的稻米种植户通过溯源系统,将农产品溢价提升 40%。这些政策的实施,使泰国 2024 年上半年 GDP 同比增长 3.8%,失业率下降至 12.3%。

然而,改革从来不是坦途。曼谷律实区的老牌政客们私下组建 "传统价值观联盟",通过媒体质疑改革 "动摇国本";东北部的农民群体则对农业数字化转型持观望态度。面对质疑,佩通坦每周固定召开 "民生直播间",邀请经济学家、农民代表同台辩论;设立 "政策体验官" 制度,让普通民众参与政策试点。这种 "开门执政" 的方式,逐步消解了社会疑虑,为改革注入持续动力。

佩通坦的政治征程,不仅是个人理想的实现,更是泰国现代化转型的缩影。从他信时代的 "草根革命",到佩通坦时期的 "数字变革",钦那瓦家族用两代人的努力,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开辟新路。在湄南河继续奔涌的未来,无论泰国政治走向何方,这位年轻女政治家留下的改革印记,都将成为理解东南亚政治生态演变的重要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