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光怪老天爷?佩泽希齐扬自己都批评以前的政府,说这问题早被忽视了。说白了,人为折腾出来的乱子比天灾更要命。
农业部门简直是用水狂魔,占掉全国80%的水资源,可灌溉方式还停留在上世纪水平,渠系漏水率超过40%。为了种水稻和甘蔗这种高耗水作物,农民们疯狂抽地下水,搞得德黑兰周边地下水位每年下降3米,有些地方的井打到300米深还见不着水。
更讽刺的是政府决策。在沙漠边上建了一堆高耗水工厂,就说伊斯法罕的钢铁厂,每天要消耗20万立方米水,相当于100万居民的日用水量。这些工厂的输水管道还从德黑兰上游水库截流,等于直接掐住了城市的水源。能源危机又来添乱,天然气短缺导致限电,水处理厂每天只能开工4小时,说好的海水淡化厂,因为缺电连一半产能都跑不起来--这不是越渴越吃盐吗?
03
现在政府的应对措施看得人更着急。放"节水假"让公务员在家办公,结果公务员们反倒抱怨家里没水连澡都洗不了。供水公司把全市水压调低60%,这下连一楼都得用抽水机接水,反而更费电。
有人拿西方制裁当借口,说没法进口节水设备。可看看同样被制裁的朝鲜,平壤的节水灌溉普及率达到90%。也有人说伊朗条件差,可以色列在沙漠里都能实现粮食自给。说到底,还是治理出了大问题:为了短期政绩透支生态,为了利益集团牺牲公共利益,等到危机爆发才手忙脚乱。
现在的德黑兰,"零日"--全城大面积断水的日子已经进入倒计时。世界银行预测,到2025年伊朗可能失去50%的可用水资源,而德黑兰可能成为现代史上首个因缺水而大规模废弃的首都。
城里流传着一句话:"我们不怕导弹,只怕水龙头不出水。"这话听着心酸,却道破了最实在的道理--在生存面前,所有的权谋算计都得靠边站。谁断了伊朗的"生命之源"?或许不是单一的谁,而是那些被忽视的预警、短视的决策,还有对"生命之源"的轻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