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儿时搬家超过 2 次,成年后抑郁风险增加 61%

2024-07-19 17:47  头条

2024年7月17日,英国University of Plymouth(普利茅斯大学)通过对丹麦1.1百万人的研究发现:10岁至15岁儿童经历过一次搬家,比在此年龄段不搬家儿童相比,在其成年,晚年患"抑郁症"风险升高41%。10岁至15岁儿童经历过2次或2次以上搬家,比在此年龄段不搬家儿童相比,在其成年,晚年患"抑郁症"风险升高61%。因为在10岁至15岁是儿童成长期,因搬家会对儿童的学习、家庭环境改变对处于成长期儿童有不利影响。

搬家对孩子来说是件大事,尤其是低龄儿童,因为他们的智力尚未发育完全,情绪反应也会更敏感。

即使一次很近的短途搬家,对于孩子来说,他的内心也需要做很大的调整。而且,如果新的环境需要孩子要适应的新东西越多,他的压力也会越大。

尤其是对于1-3岁的孩子,因为他们的认知和情绪应对能力都还处于发育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更多的是依靠感觉来了解世界,所以他们对于身边的变化尤为的敏感。

有时候,成年人会认为搬家是好事,乔迁之喜,有更大的空间,更舒适更便利的环境,但是孩子却未必这么想。孩子会很依恋他们所熟悉的人和环境,当依恋被中断时,相应的焦虑和丧失感也随之而来。

孩子越小,尽可能的不要频繁变换孩子熟悉的生活环境。

如果我们不得已需要搬家的时候,我们也不能仅仅只从成年人的角度出发,更需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

最重要的,是父母需要允许孩子拥有并表达他们对于搬家的感受。

哪怕孩子的感受是不舒服的,但那是孩子真实的感受。当我们可以倾听和接纳孩子时,我们就可以更好的去理解孩子的感受,我们只有理解了你孩子的焦虑,才能帮助孩子更从容的面对环境的变化。

我们成年人会觉得搬家,意味着拥有新的环境,但孩子很可能会从失去的角度来看待搬家。比如,孩子会担心失去他心爱的玩具,尽管搬家的时候玩具也会一起搬到新家,但是孩子的焦虑还是会存在。

也许你会在孩子的焦虑中发现,他们会觉得,搬家会失去很多东西,失去熟悉的房间、幼儿园、邻居玩伴,以及其他的人和事。

这会让孩子感到完全丧失了控制一样,这时候就会给孩子带来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是对未来新环境不确定的正常反应。

孩子也可能会表达愤怒,愤怒源自搬家可能带来的丧失,也许成年人会认为孩子不懂事,胡乱发脾气,但这可能是孩子无意识的防御行为,因为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很有可能是为了避免内心中丧失带来的悲伤和不安。

这些都是幼小的孩子在这个时候可能出现的状态,我们需要去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力,才能更好的和孩子解释搬家的事情。

此外,在我们准备搬家之前,我们需要找个合适的时间,提前和孩子去讨论搬家这件事。

目的是给孩子有足够的时间来接受搬家的事实,也让孩子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情绪上的准备。提前告诉孩子并不是越早越好,过早告诉孩子,如果等待的时间太长,焦虑的时间可能会更长。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提前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差不多了,同时,也需要考虑自己孩子的状态,如果孩子比较敏感,那么过渡时间可能会需要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