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王"的称号,"桦加沙"可谓实至名归。
与"山竹"等近年强台全面对比:路径神似,强度略胜一筹
"桦加沙"常被拿来与2018年第22号台风"山竹"相比较。两者不仅生成时间相近(均为9月中旬),路径也高度相似--均源于菲律宾以东,向西穿越巴士海峡进入南海,最终目标直指粤西沿海。
然而,一个关键区别在于,"山竹"在穿越吕宋岛北部时,因地形摩擦而受到削弱,登陆广东台山时强度已降至14级(45米/秒)的强台风级。
而"桦加沙"则选择从中部直接穿过巴士海峡,避开了主要陆地,因此其势力有增无减,维持了更强的登陆前强度,预计登陆强度将达到强台风上限甚至接近超强台风级,整体威力被认为可能略超"山竹"。
与2017年第13号台风"天鸽"(登陆珠海市区,14级)相比,"桦加沙"强度相当,但其风圈范围更大。其七级风圈半径达340-480公里,十级风圈半径160-200公里,十二级风圈半径80-120公里,意味着影响范围更广,破坏力分布更分散但持续时间更长。
综合来看,"桦加沙"的致灾程度预计将介于"天鸽"与"山竹"之间,甚至可能更强,是深圳、香港等地近十年来面临的最严峻的台风考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