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联合声明后调整对美加征关税税率!浙江义乌商户:美国客户火速约发货(5)

2025-05-15 11:03  大象新闻

转向"两条腿走路",为国内买家定制

在唐青看来,外贸转内销这股风越刮越大。

"以前很多专做外贸的同行和朋友,要么考虑多线发展,要么选择押注国内赛道。"唐青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得知自己转型内销的消息后,身边不少朋友特意打电话咨询相关情况,他明显感受到对方对于国内市场的渴望,"国内市场尽管竞争激烈,但整体规模增长迅猛,谁也不希望放弃这块蛋糕。"

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8万亿元人民币,是同期中国对美出口额的10倍以上,已成长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如此庞大的消费需求自然成了外贸厂商的新选择和机会。

转型并不容易。多位从业者在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坦言,当前国内市场随着涌入者增多而竞争越发加剧。外贸企业转内销要想从中突围,面临的首要问题在于生产线转向。由于需求存在区别,早前备受海外客户青睐的商品或许并不适应国内消费者。

玩具厂商刘林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工厂此前以生产销售万圣节、圣诞节玩具为主,每年都会卖出上百万款类似商品。对于国内消费者而言,商品需求显然无法达到这一数量,这意味着如果要转型内销,需要对产线做出全新调整,"继续走传统节日礼物路线的话,公司需要重新寻找设计团队、模具研发、寻找渠道商等,要想彻底转型可能消耗大量资金和时间成本。"

在全新市场中如何建设品牌和拓展销售渠道,也是转型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之一。刘林介绍称,不少外贸厂商或许在海外市场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人气,在国内市场却几乎没有熟悉的合作渠道,对于国内消费者而言更可能是从未听说过的"陌生面孔"。这意味着外贸厂商们要想转型内销,很可能面临从零开始的局面,还需要拥有更多的"破局"能力。

"现在公司除了将商品上架电商平台外,也开始押注直播赛道。毕竟多渠道才能带来更多的新流量。"魏斌计划以低价吸引消费者,获得固定粉丝群体后再陆续推出更多商品以及调整价格档次。在转型国内市场时也并非完全放弃海外市场,如今,工厂生产只将产品生产完成,而剩下的外包装、说明书等配件则根据订单随时调整,以同时匹配不同市场的渠道需求,"毕竟只有多元化才能抵抗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

另一位厂商也告诉贝壳财经记者,目前推出了品牌试水国内赛道,也开始为同行做起代工订单。尽管利润没有自有品牌高,但能让其更深入了解到国内市场的需求和趋势,进而积累更多经验和资源为将来彻底转型做好准备。

5月12日,"中美将互相取消此前加征的91%的反制关税,并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90天"的消息传来后,唐青早前在美国的合作对象打来电话表示订单继续,并希望能尽快发货。魏斌也接到贸易商的消息,对方发来新的订单以及透露出追加合作的意愿。

思索良久后,两人都选择不再如早前般全部押注海外市场,而是希望多元化发展。魏斌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虽然随着关税缓和,公司从当下考虑肯定会继续维持海外生意,但未来重心仍会选择国内外同步发展,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发展重心的占比。

"当下看似是受国际环境影响而做出的选择,随着'内外贸一体化'风潮兴起,未来势必会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唐青说,届时回想起来肯定会感谢现在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