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Starlink为例,乌克兰战争中,这一由马斯克旗下SpaceX运营的卫星互联网系统为乌军提供了关键通信保障。没有Starlink,乌军无人机打击、指挥调度、信息传输几乎全面瘫痪。而马斯克本人也曾因"干预战场通信"而引发巨大争议。他可以让某些地区断网,也可以在关键时刻"恢复信号"。这不是商业运营,这是战略控制。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当国家安全越来越依赖私人企业,当马斯克能决定一场战争的战术走向时,美国政府与他之间的界限还有多少?而当这种"依赖关系"转化为"权力赋予",国家机构会不会最终沦为技术寡头的俱乐部?
从马斯克访问NSA、CIA的节奏看,他显然不只是"被动配合",而是主动塑造。他想要的不仅是参与改革,而是主导改革。他在采访中说自己是"谨慎而又体贴"的改革者,这种"体贴"究竟是对政府的,还是对自己的"治理愿景"?很难说清。
但这背后显现的,是一个高度危险的趋势:科技企业正在接管本应属于公共权力的领域,而国家机器则在技术焦虑和效率崩塌中,甘愿将权杖交给"看起来能干"的资本巨头。
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马斯克,而是一个新时代的"信息王朝"雏形。他控制着全球范围的通讯基础、AI模型、智能电动车与能源系统,还有上亿用户数据、社交行为、言论趋势。这种全面掌握"注意力经济+信息基础设施"的能力,让他具备了影响全球政治议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