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004型航母震撼曝光,12万吨核动力巨舰携百架战机!

2025-10-05 21:05  头条

受福建舰电磁弹射掀起的舆论热潮,以及之后官方回复"新一代004航母"技术形态的影响,传说中的海军下一代航母又陷入了舆论漩涡。美国"Army Recognition"网站也不甘寂寞,针对004刊文进行分析,并给出了"旨在与'福特'级航母竞争,甚至跃居其上"的结论。

▲看起来福建舰电磁弹射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刺激

怎么说呢,随着国产军事装备水平突飞猛进,以美国军事网站为代表的海外媒体,在针对中国尚未露面的装备时,普遍都是无脑吹捧,面对正式登场的武器,往往又趋向于保守,003和004的遭遇就堪称典型。对于003型福建舰,他们给出的评估是,"搭载40多架固定翼舰载机,受甲板操作、编队指挥和飞行员熟练度的影响,战斗力不及美国海军现役10万吨级航母"。放在004身上,就变成了"排水量11万吨,搭载90多架固定翼舰载机,战斗力远超'福特'级"。浑然不顾如何在"预计搭载30架歼-15T、20多架歼-35"的情况下,如何实现90多架固定翼战机上舰。

▲海外媒体对福建舰的评估是有意偏低的

在福建舰突破8万吨门槛,真正成为超级航母之后,外界对下一代国产航母的期待,非常自然地变成10万吨平台,但这个受美国航母发展影响的数字,并不是现代航母的终点。美国海军在70年代发展"尼米兹"级航母时,率先突破了10万吨门槛,经过10艘的持续迭代、小幅增长后,仍然没有突破11万吨的限制。于是"10万吨是现阶段航母吨位的最佳平衡点,也是技术极限"的说法不胫而走,并且由于其他国家无法验证,而显得极具说服力。

▲"尼米兹"级航母始终没有突破10万吨的先天局限

然而,当新一代"福特"级满载排水量悄悄突破11万吨,美国海军内部评估也认为,飞行甲板面积和吨位,是限制战斗力的关键因素后,这个概念就变得岌岌可危。从技术上来讲,50多年前就成熟的技术,放到现在肯定有大幅升级的余地。只不过美国海军在冷战期间,以10万吨航母为标准打造的作战体系,在无形中限制了吨位上涨的余地(因为大幅增加排水量的结果,是整套体系大改甚至是推到从来,成本实在太高了)。

▲"福特"在成本和性能之间做出了取舍

相比之下,中国在航母领域缺乏积累的现实,也意味着自由生长的广阔空间,和不受约束的上限,这其实也属于后发优势的一种。当然,这种优势其实全球绝大部分国家都有,只不过他们并没有发挥出来的能力。就004而言,核动力、11万吨排水量都是未明确的设计,并且两者兼顾的可能性极低,因为从常规动力到核动力,本身就是很大的技术升级,如果吨位还拓展到11万吨的惊人高度,这个风险就太高了。

▲常规动力的局限性确实很大

国内这么多年发展航母的思路一直很清晰,那就是技术上激进、路线上保守。辽宁舰和山东舰是吸收苏联航母经验,福建舰则算是之前经验和借鉴美国航母思路的综合产物。核动力是非常有价值的技术方向(尽管并不能像很多文献提到的那样,无限巡航),国内基本不会放弃,但目标型号的吨位肯定不止10万吨,12万吨甚至13万吨都有可能。因为高强度航母对抗时,对舰载机型号的需求非常复杂,像冷战巅峰时期美国航母上,除典型战斗机、电子战机和预警机外,还有专用加油机、反潜机和攻击机。国内走向远海需要超强的舰载机队伍,11万吨肯定不够用。

▲山东舰是国产航母发展思路的典型产物

而在目标舰服役之前,国内究竟会以怎样的节奏发展过渡航母,现在谁也说不清楚,只能说004作为更进一步的迭代型号,相比于福建舰必然会有进一步升级。而在手握两个航母造船厂的情况下,国内海军只要选定量产航母型号,数量爆发也就是十年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