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幂《生万物》女性群像出圈,女性互助成国剧新常态了吗?(5)

2025-08-25 11:14  头条

今年的作品中,除了《六姊妹》《生万物》等年代、家庭剧,还有《利剑·玫瑰》这样的打拐题材,突出女警救援被拐女性的互助;此外,女性探案题材的古装剧集,如《掌心》《朝雪录》等涉及女性被侵害的案件,也会出现类似的话题传播。

但如此常态化之下也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刻画女性群像是有门槛的,创作难度不低;二是伴随着类似的创作增加,是否会形成新的内容套路?

事实上从上述作品也能看到,类似创作并不能确保话题必然有效传播。如向通所说:"如今的观众对剧情的要求是很高的,靠着一种剧情元素就能话题出圈的时代早已过去,如果不能有较好的人物设计,口号式的女性互助比如'包饺子'剧情,甚至会造成口碑反噬。"

但他也指出:"如果剧集本身质量过硬,有着较好的人物逻辑,那么女性互助话题就会成为一个关键加分项。所以在创作层面,通常制作方都会有类似的要求,至少尽量不出现女性恶性争斗的情节。"

女性互助桥段在创作端的常态化,在如今的环境下其实有其必然性。

那么,如何避免出现套路化问题?

女性叙事下一程

事实上,围绕女性题材的内容,往往需要从业者打起十二分小心。

灿灿就提到,目前大多数时候拟定宣传话题的时候,会尽可能聚焦到女性本身,话题不会过度延展:"甚至有些时候,宣传话题会尽量避开'女性'关键词;这类营销如果过度,在当下其实是非常招路人反感的。"

如此前《浪浪山小妖怪》路演阶段就出现了类似争议,影视营销会尽可能避免成为这类话题中心。包括在创作层面,吃到这口题材红利也并不简单。

曹璐指出:"如何给女性观众提供代入感?去年行业提的最多的是大女主,让女主角尽可能独立、建立自己的事业,但不管是复仇、经商还是当女将军,最终要落在谈恋爱,这口气就提不起来;而今年我们会更多说'互助',进入更多真实的场景中,鼓励彼此的扶持。"